們出手奪過兵權平亂。而為了避免擁有特製兵符的人擅自作主,李儼也規定,特製兵符只有在公開的政委手上才能發揮作用,在其他人手中,一律無效。
關於那些掌管特製兵符的秘密人選,李儼在每個部隊中,將會派出最少五人以上。任何叛亂情況,只有政委獲得了兩枚以上特製兵符,才能夠發揮作用。這些秘密人選在不測發生的時候,可以自行選擇其臨時繼任者掌握兵符。直到上級部門派出新的繼任者或者將臨時繼任者轉為正式人選為止。為了萬無一失,秘密人選中,也將會分成明暗兩部分。明的那一部分手上的特製兵符可以發揮作用。暗的那一部分人將採取一對一的方式,對明的那一部分暗中監視。如果明的那一部分人出了問題,暗的這一部分人可以臨時決定其繼任者,但其自身不得出任繼任者。暗線只能夠知道一個明線,採取單對單的聯絡方式。一個出了問題,只能影響到相關的另一個人,不可能整個網路被人全部破獲。
這些人選,將會由“捕風”的下屬機構,直接歸屬皇帝指派人選統領的“軍事情報部”,和來鵠手中被命名為“捉影”的情報機構下屬的同樣直接歸屬皇帝指派人選統管的“軍事安全部”指揮選拔。
除此之外,李儼還準備建立軍校,軍隊中的任何中上層將領,都必須由軍校畢業或者在軍校中經過進修。而下層將領,一半從士卒中選拔。另外一半,從赤衛軍中抽調。無論是軍校還是赤衛軍,都會採用類似於洗腦的方式,灌輸對國家、皇帝的忠誠觀念。
透過這些措施,基本上可以將軍隊的忠誠度保持到最佳狀態了。但李儼並不因此滿足。
根據後世的經驗,古代將領之所以往往發生叛亂而現代將領基本上不存在這種情況,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有兩個原因是最大的可能:第一是交通不便,資訊不流暢。這就使得中央政府無法實時監控軍隊的情況。而透過派出監軍的方式,又往往對將領決策掣肘,影響軍隊的戰鬥力。所以一旦有變,根本就難以及時採取應對措施,不能將不利因素扼殺在搖籃中。第二,則是古代軍隊,往往對後勤依賴不大。不想現代軍隊,如果沒有子彈、炮彈等消耗品的補給,手上再好的武器,也不過是燒火棍。只要控制了後勤系統,根本就不擔心軍隊生變。因為只要切斷他們的後勤補給,什麼精銳軍隊也都不堪一擊。
對於第一個問題,李儼準備想辦法儘早生產出無線電發報機。這樣一來,中央就可以及時掌握基層部隊的資訊了。第二個問題,李儼準備想辦法儘量加快科技程序,及早將冷兵器軍隊轉變為熱兵器軍隊。這一方面可以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對部隊的控制力度。
只是這兩個問題都是急不得的。這需要現在的格物水平大幅度飛躍發展。畢竟李儼並不是科班出身的專業人士,對格物知識掃掃盲,傳播傳播基礎還湊合。一旦專業化程度加深,他也只能指望透過研究人員自身的努力,提高水平了。他本人對此無能為力。當然指引指引方向才是能夠勝任的。畢竟他多了千多年的學識。而格物研究,往往很大一部分的時間精力都是消耗在排除錯誤方向上的,知道了正確的方向,消耗的時間那就大大降低了。
不過這些東西,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見成效了。現在還指望不上。
《br》
第三卷 初露鋒芒 第八章 部隊整編
走出李儼臨時召見自己的內室,鄭畋發現自己全身都溼透了。wWW!
這個韜光養晦足足七年,如今才初露鋒芒的小皇帝,雖然年紀不過二十一歲,卻已經擁有了普通帝皇三四十歲才能夠擁有的莫大威嚴。也不知道這個小皇帝,明明當了七年傀儡,卻從什麼地方培養起這樣的威嚴。
他當然不知道李儼在軍中呆了那麼多年,軍中的殺伐之氣對他加以洗練,想沒有莫大的威嚴都不可能。
這還是鄭畋第一次真正領略到皇帝的利害。從前,他也頂多認為皇帝是一個明君的種子罷了。而如今,他已經親身感受到,皇帝已經基本上具備了明君的素質了。
當皇帝剛才那句“你以為呢”出口的時候,鄭畋就已經知道,只要自己那回答稍微慢了一點,或者乾脆沒有回答,甚至出言反對,那麼自己能不能走出那間內室還是問題。
他當然知道,皇帝準備駐驊鳳翔,擔心自己手握兵權,所以才看似輕描淡寫地將自己手中的兵權剝奪,讓自己重新成為一個純粹的文臣。擁有兵權的人可以擁兵自重。純粹的文臣麼,那就只能唯皇帝馬首是瞻了。因為他們沒有不聽號令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