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搖地時候,這才從腦海中生起了這樣的疑問。
難道是因為自己在後世的歷史書上看到的那些描寫,讓自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信任鄭畋?
但歷史是會騙人的。
如果一個穿越者以歷史地記載作為自己行事的唯一參考,估計他死都不會知道自己怎麼死的。
在很多時候,人們的忠誠,僅僅是還不到背叛的時機或者說背叛的籌碼不夠。並不是他們不會背叛。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卑下士時,若是當時身先死,千古忠奸誰人知?
或許很多所謂的忠臣之所以成為千古傳誦的忠臣,僅僅是因為他們還沒來得及不忠就已經死去了。
歷史的真相總是掩藏在重重迷霧中,除了傳說中全知全能的神仙,有很多事情地真相,永遠都沒人知道。
歷史地記載,是不可靠地。
唯一能夠依靠地。是自己,也只有自己啊。
想到這裡,李儼心中豁然開朗。
帶著超越上千年的見識來到古代,相對於同時代的人來說,的確有一種優勢,但同樣的,這些學識又何嘗不是一種負擔?一種妨礙他看清世界真相的負擔?
想通這一層。李儼地發現許多原本自己看不清楚的東西,頓時歷歷在目。
比如鄭畋。
從前李儼僅僅知道鄭畋是一個唐僖宗時候地名臣、能臣、忠臣。於是也就將鄭畋當成這樣的人來使用,一廂情願的選擇相信鄭畋的忠誠。。
然而李儼來到這個時代,由於蝴蝶效應的作用,很多東西已經不一樣了。
這個時候,還用歷史的“老”眼光看人,就要不得了。勉強這樣做,會出大岔子的。
鄭畋或許會忠誠。或許不會忠誠,這已經並不重要了。
重要地是,自己不能給他不忠誠的機會。這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