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安西王相商挺合計。知道是受到其父忙哥刺在至元十五年暴斃地威脅。一直不敢有逾越地舉動。阿難答現在已經如同驚弓之鳥了。卻沒有想到這是一個集聚將士地絕好藉口。
忙哥刺在忽必烈封王諸子中。“一藩二印。兩府並開”。地位十分尊榮。但至元十五年來及而立而身死。且死因不明。
外間傳聞他是因謀篡父位而被忽必烈所殺。這個傳言。包括新地安西王阿難答在內地忙哥刺家人都相信這個說法。因為忙哥剌在任安西王期間地確對汗位心存覬覦。封王后地忙哥剌為自己建造地王府宮室。儘管有忽必烈地心腹、京兆路總管兼府尹趙炳“裁製”。但王府宮室地建造規以及名稱。仍然體現出這位藩王地不臣之心。
不僅殿基超過了皇宮,就連宮殿的名稱,忙哥刺也以大汗自居,儼然視自己為封國的皇帝。安西王的京兆和開城王府,竟然也被稱為斡耳朵。京兆和開城,一個是冬駐地,一個是夏駐地,在忙哥刺看來,就是要將其建造成封地內的大都和上都,這不正是忙哥刺不臣之心的體現。
至元十四年,也就是忙哥刺死前一年,京兆路總管兼府尹趙炳被加封為鎮國上將軍、安西王相,這是繼商挺和李德輝之後的第三任安西王相,說明趙炳在安西王府的權力被加強了。同年,安西王奉命北伐,其駐兵基地六盤守者構亂,趙炳自京兆率兵往捕,元惡授首。
至元十五年春,六盤再度發生叛亂,趙炳復討平之。六盤山是忙哥剌開城王府所在地是忙哥刺的駐兵基地,從軍事意義上講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安西王府,自然是忙哥剌苦心經營的重
哥刺剛剛離開王府北伐,六盤山就接連發生兩起軍個時間又正好在忙哥刺死前一年左右;這兩起軍事叛亂,又都是王相趙炳從京兆率兵前往平定的。
忙哥刺死後至元十六年秋,忽必烈立即改派趙炳為中奉大夫、安西王相,兼陝西五路西蜀四川課程屯田事餘職如故,令乘傳偕敕使數人,前往平定六盤之亂。忽必烈的做法顯然是進一步加強了趙炳的權力而削弱了安西王府的權力,目的是為了控制安西王府定局勢。但趙炳一到六盤,即被王府囚禁,很快便被王妃毒死於獄中。
這一切都發生的是那麼的巧合,其實作為很多人都看不明白,趙炳死後,忽必烈親自審理這個案子後還是不了了之,忙哥剌的兒子阿難答繼承安西王的爵位個時候,李德輝和商挺卻是沒有什麼事情然是被命令輔佐安西王。
漸漸的,這二人才明白一些其中的緣由什麼“一藩二印,兩府並開”的領獸紐金印的安西王忙哥刺,地位如此尊榮,根本不可能有謀反的心思,而是趙炳只不過是真金太子一系的人而已。
忽必烈正後察必皇后所生四子中,除了早死的朵兒只之外,真金、忙哥刺、那木罕三人中,忙哥刺封王最晚。
這其中的玄機,是中統二年真金封燕王時,皇太子尚未確立。至元三年封那木罕為北平王,四年封忽哥赤為雲南王,六年封奧魯赤為西平王,而真金之後的忙哥刺遲遲不得受封,而在忙哥刺依次排列為第二,並未見有任何受貶之事。
其不得受封的原因,正是必烈在考慮誰當立為太子,為汗位繼承人的問題。直至劉好禮建言“陝西重地,宜封皇子諸王以圖之”後,忽必烈仍未授忙哥刺以安西王出鎮,而以親王鎮之。
所以,對至元年至九年十月前,忙哥刺以親王鎮京兆,開府期間,仍是皇太子的候選人。直至立真金為太子的大局已定,釋出詔書前數月,先宣佈封忙哥刺(為安西王,使安其心;真金立為太子後,益加封忙哥刺為秦王,先賜螭紐金印,後賜獸紐金印,“一藩二印,兩府並開”,這是沒有先例的。
按照蒙古汗位繼承的習俗,大汗嫡子均有資格繼承汗位,因此真金、忙哥刺、那木罕均可成為忽必烈的考察物件。而忙哥剌又深受忽必烈的喜愛,在立真金太子之後,忙哥刺給予了“一藩二印,兩府並開”的補償和相應的安撫。這個舉動無告訴眾人,他還沒有放棄忙哥剌,因此引起了太子一系人馬的猜忌。才有了趙炳二次平亂之間,忙哥剌突然暴斃的事情發生。
正因為忙哥刺對汗位存覬覦,封王期間又位高權重,盛極一時,非其他諸王所能比,才引起了真金一系人馬的忌恨,事後,忽必烈又將趙炳送回四川,任由他被安西王妃毒死,也算是為忙哥剌報了仇,但是畢竟要以國之儲君為重,所以此事悄然作罷,對誰也沒有明講,這也是阿難答的一個心病。
李德輝沒有辦法,只能過來和商挺商議,商挺本來是忽必烈任皇子時的幕僚,對於此,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