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1 / 4)

小說:驛唐 作者:風雅頌

麥紫瀾看到李潛面色凝重的神情,抬起俏臉吻了吻他的唇,“夫君,不要擔心,我會支援你的。”

“有你助我,我就放心了。娘子,再來一次唄。”

麥紫瀾羞的俏臉殷紅雙臂用力想推開李潛,李潛怪笑一聲側身將麥紫瀾壓在身下。

第一四一章鬧哄哄的貞觀元年(一)

第一四一章鬧哄哄的貞觀元年(一)

突厥撤退政局穩定,李世民在朝在野的威望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現在無論是百官還是百姓提到當今陛下無不佩服的豎起大拇指。藉著這個大好時機李世民開始大刀闊斧的整頓朝綱施展抱負。

首先確定貞觀為年號,皇帝的年號差不多就代表了皇帝的願望。貞觀二字出自《易經》原文為“天地之道,貞觀者也”,其意是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職責。自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中原大地慘遭蹂躪,漢人備受欺凌殺戮,直指隋朝建立,漢人才重新恢復了統治。然而隋朝國祚極短還未來得及撥亂反正便告覆滅,之後中原陷入混戰,異族雖然無力重新統治中原但卻一直不停襲擾,唐朝初年仍未能解決邊患。現在李世民以貞觀為年號乃是希望擔起統一四海,恢復華夏正統的責任。對於中原百姓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祈願,必然能激發中原百姓的豪情壯志,共建一個盛世大唐。

其次,封賞功臣。武德年間李淵為了拉攏人心,封了不少爵位,親王、郡王加在一塊有近百個,至於封出去的公侯簡直是車載斗量。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受到封賞乃是實至名歸無可厚非。不過還有不少人根本沒什麼功勳,不過儀仗血脈(皇帝的宗室)和姻親(比如張國丈一家)便封郡王、公侯,這部分人佔的比例不小,相應的國家在這方面的開支也不少。李世民這次封賞功臣刻意將宗室和姻親減等甚至取消。為此有不少宗室、姻親不忿。

為了壓制他們的怨氣,李世民特意和李神通演了一出雙簧。封賞詔令頒佈,李神通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說他不僅是宗室,也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憑什麼封郡王但食邑才五百戶比裴寂、長孫無忌、房玄齡、柴紹、尉遲恭這些人少?

李世民對他說你是我的叔叔,為大唐的確立下的不少功勞,封你郡王是應該的。但食邑乃是功勞的體現,朕雖然是一國之君,但也不能將封賞當成私人物品隨意賜予。你自己算算功勞比裴寂、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恭如何?比李靖、李績、秦瓊、程咬金這些人如何?況且李靖、李績、秦瓊、程咬金這些人的食邑還沒你多,他們都沒說什麼,你又有什麼怨言?李神通聽了面色羞愧,當場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別人見李神通都被李世民反駁的啞口無言自然也不敢再說。只是心裡是否信服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件是收骸骨。自大業末年起中原戰亂不已,百姓死傷無數,中原大地遍地骸骨。許多府兵出征之後就再也沒有音訊家人異常牽掛。現在時局穩定李世民想讓死者安息也讓他們的家人能得到父兄的下落,也想趁機重新核定戶籍,於是下令收暴屍野外的骸骨。目前大唐所依據的戶籍還是以大業年間為準,多年征戰戶籍早已與實嚴重不符,給徵稅及徵調勞役造成了極大困難。所以李世民想借收骸骨之際重新核定天下丁口。

李潛得知收骸骨的訊息立刻上表,建議將為大唐犧牲的將士之屍骸就進擇一景色秀麗之地集中安葬,取其名曰烈士陵園,並樹碑紀念他們的豐功偉績。同時建議在皇陵旁擇一地設立大唐國家陵園,將貞觀元年以前死亡的五品以上且有功於社稷的文武百官集中安葬其中並樹碑紀念,以激發將士和文武百官報效國家的忠貞之心。

李世民看了李潛的上表龍顏大悅,立刻下旨按李潛的建議施行,同時還規定日後為大唐立下功勳的文武百官皆可安葬於國家陵園。其中的文武重臣將陪葬於帝陵之側。國家陵園的總紀念碑由工部設計施工,碑上的題字由太上皇李淵親筆書寫,碑文內容由兵部尚書杜如晦撰寫李世民親筆書寫。四品以上文武百官各設較小的石碑,碑文由禮部提供文稿,褚遂良、歐陽詢分別書寫。為表彰李潛李世民特賜綵緞兩百匹,晉明威將軍(武散官從四品下)。

第四件是加強軍事訓練。為了鼓勵士卒強化軍事訓練,李世民經常檢閱府兵,對訓練出色的府兵給予重賞。而且他還在皇宮內親自訓練禁衛。對此房玄齡、杜如晦力諫,說律令規定皇宮之內任何人不得攜帶弓箭,陛下不僅讓他們攜帶弓箭還與他們一起訓練。若他們哪怕是失手傷了陛下可就麻煩了。對此李世民的回答是,武技要勤練才能純熟,他們練熟了戰鬥力自然上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