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3 / 4)

小說:驛唐 作者:風雅頌

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也是參與修訂律法的人選。門下省的長官門下侍中現在是高士廉。他是長孫皇后的舅舅,雖然也是武德舊臣,但與李世民的關係就不必再說了。更何況長孫無忌是他的親外甥,他怎可能搶外甥飛黃騰達的機會?

除去這四人,剩下的六部尚書中雖然有不少人適合,比如兵部尚書杜如晦、刑部尚書李靖,但他們的資歷和與李世民的親近程度比長孫無忌差了不少。所以李世民安排修律三人組中長孫無忌、房玄齡兩人沒有什麼懸念也沒太大的阻力。至於戴胄,嘿嘿,戴胄現任大理寺少卿才是正兒八經的律法專家也是真正出苦力幹活。也就是說真正修律的是戴胄,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不過是掛個名。可功勞卻得歸他們,更準確的說是歸負總責的長孫無忌。

“戴少卿會不會對此心有芥蒂?”李潛納悶地問。將心比心,如果自己出大力辛辛苦苦幹活,結果卻得不到應得的待遇心裡肯定不舒服。

“不會。”麥紫瀾笑了笑,“他其實巴不得呢。首先他只是大理寺少卿上面還有正卿,陛下讓他參與修律已是對他青睞有加了。其次參與修律乃是名垂青史的絕佳時機戴胄當然樂意。最後他把這件事做好了日後肯定會受到提拔,同時送給了長孫無忌、房玄齡一個人情。這兩人自然也會對他投桃報李。”

“原來是這樣。”李潛恍然大悟。

麥紫瀾品了口茶,“陛下的這六件大事在民間已經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現在百姓對陛下已是由衷地擁戴,民間的風貌與武德年間相比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唐處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貞觀氣象。大唐興盛指日可待。”

李潛笑了笑,暗忖,這簡直是一定的。

麥紫瀾放下茶盞抬眼望著正在微笑的李潛忽然道:“閒聊完了,該說說正事了。”

“正事?”李潛詫異地望著麥紫瀾。

“是啊。過了新年雲薇姐姐都十九了,再拖下去就成老姑娘了。小菊小蘭兩位姐姐的婚事已經辦完了,是不是該辦雲薇姐姐的事了?”

九月末小蘭小菊由李潛做媒嫁給了侯小八和孫金柱。侯小八和孫金柱兩人雖然不是豪門大戶出身,不過現在都當了校尉也算事業有成。小蘭小菊都這兩樁婚事很滿意。

“你和雲薇談過沒有?”李潛問道。

麥紫瀾點點頭,“談過。她說她沒意見。現在就看你這個大忙人什麼時候有空了。”

雖然麥紫瀾的說的很輕鬆,但李潛還是從她的口氣裡聽到一絲醋意。於是李潛暗暗打定主意,一切交給麥紫瀾來辦。若自己表現的太熱切了肯定會引起她的不快,“這事還是你決定吧。”

“哼哼,”麥紫瀾忍不住揶揄李潛,“眼看著就可以美人在懷了你是不是很想早點辦了此事?”

李潛的臉難得紅了,“麥子,若說美人在我心裡只有你是美人,再說,”李潛說著伸手將麥紫瀾摟在懷裡,“想摟美人還不簡單,你看現在我不就是美人在懷了嗎?”

麥紫瀾甜蜜地一笑捏捏了李潛的鼻子,“算你還有良心。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武德九年是極不平靜的一年。玄武門之變引發的動盪還未完全平息頡利就率二十萬大軍屯兵渭水之畔直逼長安,幸虧李世民沉著冷靜計退突厥,暫時贏得了和平。

由於久經戰亂百姓困頓,加上政治上積弊甚重,還要給突厥很多財帛來換取和平,李世民接手的大唐可謂疲弱。為了休養生息李世民開始推行新政。目前來開新政推行的還比較順利,然而李潛知道貞觀元年的大唐處境並非一帆風順,接連會發生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他要早做準備。

按照李潛前世的記憶貞觀元年首先發生的大事是李建成的餘黨李藝謀反。李建成活著時結交的人不少。但是真正手握重兵的沒幾個。其中一個是廬江王、幽州大都督李瑗。另外一個就是燕郡王李藝。

李瑗已死於武德九年,不過他並非死於玄武門之變而是被奸人利用。每每想到李瑗之死李潛就覺得脊背冰涼,忍不住感嘆政治果然無比黑暗無比陰腐

事情是這樣的:李建成被斬之後,李世民派遣通事舍人崔敦禮召李瑗入朝。李瑗得知後非常害怕。王君廓(他是秦王的親信)素來陰險刻薄,想yin*李瑗起兵造反然後再剿滅他以此立功。於是王君廓對瑗說:“京都發生鉅變,情況到底是怎樣現在還說不準。大王您乃是陛下親近宗室,受陛下委託坐鎮幽州,麾下有精兵數萬,怎能聽信一個小小的通事舍人說陛下召見您就信以為真回長安?若是有人故意召您回長安想對您不利怎麼辦?而且我早先就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