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洛仁府中直接去了梁洛仁的書房。梁洛仁見梁興財進來,問道:“事情辦的如何?”
梁興財道:“沒有試探出來。這個梅紹應該不假。我問他有什麼打算,他向我買了一百匹戰馬。從這點來看,他對經商之道頗有研究。最後我們議定用糧食換戰馬。”
梁洛仁點點頭,“這樣也好。留著那些戰馬只會耗費糧食。有了糧食守住朔方的機會就大了許多。”
梁興財頓了頓,將李潛所說的願意為梁洛仁安排子女的事說了一遍,梁洛仁聽了沉默許久才道:“此次李世民趁著突厥內亂之際大舉興兵,看來對朔方勢在必得,朔方難保啊。”言罷梁洛仁長嘆一聲。
梁興財立刻明白了梁洛仁的心意,點點頭道:“那我這就去安排。”
梁興財說完轉身剛走了兩步,梁洛仁突然叫道:“等一下。”梁興財停下腳步,轉身詫異地望著梁洛仁。
第一五二章討伐梁師都(四)
第一五二章討伐梁師都(四)
梁洛仁皺眉思忖了許久,“你覺得梅紹可靠嗎?”
梁興財略思片刻,“四海商號能有今天的實力靠的就是聲譽。再者我們又沒開口求梅紹,他沒必要故意設下陷阱用這種手段來要挾阿郎。若他真這樣做了,四海商號將會信譽掃地,他只會得不償失。”
梁洛仁輕輕點點頭,“這個道理我明白。只是有一點我一直也沒想明白,梅紹為什麼會在唐軍馬上進攻朔方的節骨眼上來此,四海應該沒有必要趟這趟渾水吧?”
梁興財笑了笑,“阿郎一直忙於軍務,對生意上的事瞭解不多,想不明白梅紹此舉的目的也實屬正常。”
“哦?這麼說你知道?”
梁興財點點頭,“我能猜出幾分。”
“說說看。”
“四海商號在江南雖然一支獨大,不過在它的勢力一直囿於江南。江北卻被門閥世家的商號所控制。雖然四海商號在長安開了幾個工坊和店鋪,不過那只是小打小鬧,指望這幾個工坊和店鋪想在江北把局面做大根本不可能。”
梁洛仁不禁詫異,“怎麼講?”
梁興財解釋道:“江北的大宗貿易集中在糧食、皮革、鐵器、絲綢、瓷器、木材、酒、鹽等商品上,這些商品幾乎都被門閥世家的商號所控制,其他那些小商號不過是依附著它們討口飯吃而已,大商號高興就賞它們吃,不高興它們連飯也吃不上。四海商號在長安開的幾個工坊和店鋪與那些依附大商號討口飯吃的小商號一樣,根本動搖不了那些大商號的根基。那些大商號隨時都能讓四海商號在長安無法立足。”
梁洛仁聽了追問道:“那四海商號豈能甘心?”
梁興財點點頭,“這便是梅紹為什麼在唐軍馬上進攻朔方的節骨眼上來此的原因。”
梁洛仁還是沒想明白,“你仔細說說。”
“門閥商號大多有固定的地盤和經營的品種,比如四海商號主要經營的糧食,在江北就被兩家門閥世家的商號控制著,分別是清河崔氏的大豐商號和管城鄭氏的豐源商號。四海商號想將江南的糧食大批販賣到江北,崔氏、鄭氏若不點頭只怕四海商號的一粒糧食也過不了長江。當然小打小鬧這些門閥商號不會理會。而且這些門閥商號為了避免兩敗俱傷都各自劃分地域界限,比如太行山以東歸崔氏,太行山以西歸鄭氏。四海商號若貿然進軍江北肯定會被那些門閥商號群起而攻之。”
梁洛仁疑惑地問:“這麼說若這些門閥不肯,四海商號根本不可能在江北立足?”
“不,江北並非完全被門閥商號控制。至少目前他們還沒完全控制。”
梁洛仁詫異,“哪裡?”
梁興財指了指腳下輕輕吐出兩個字,“這裡。”
梁洛仁略微一怔立刻恍然大悟,笑道:“我明白了。沒錯,朔方還在我們手裡,那些門閥商號還沒來得及染指。梅紹,四海商號,果然打的一手好算盤。”
梁興財笑笑,“沒錯。四海商號的算盤的確非常精明。現在唐軍隨時都會來進攻朔方,一旦朔方城破我苦心經營的盛元商號也不復存在,朔方便成了無主之地。四海商號在城破之前來此並刻意與我們交好,目的無非就是想讓我們拱手讓出朔方,好讓它順利在江北站穩腳跟。而且它還讓我們欠了一個人情,讓我們讓的心甘情願。到時其他門閥商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四海在江北開啟局面。”
梁洛仁點點頭,“是了。四海商號的貿易主要是糧食,而突厥最缺的就是糧食。四海商號若在朔方站穩腳跟,直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