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是被陛下狠狠訓斥了一通。奴婢擔心楊都督會不會對郎中你懷恨在心?”
李潛聽了暗忖,楊恭仁捱了一頓訓斥,但李世民沒有治他的罪,這說明李世民認為楊恭仁對自己被暗算一事不應當負主要責任。他挨訓斥很可能還是因為張良臣、陳之徇兩人離奇死亡而受到了連累。至於楊恭仁會不會象郭大恩所說的那樣對他懷恨在心,李潛並不擔心。如果楊恭仁參與了此事,那他與李潛之間的仇恨大了去了,楊恭仁因為這事恨不恨他有什麼關係?如果楊恭仁沒參與,那他肯定會為自己能逃過此難而慶幸不已,哪還會記恨李潛?想到這,李潛暗暗提醒自己小心防備楊恭仁。
李潛理出頭緒後,衝郭大恩輕輕點了點頭道:“多謝公公。李某肯定會小心。”說著,他從衣袋裡掏出一個小木匣塞到郭大恩手中,道:“一點心意,公公莫要嫌棄。”
郭大恩開啟一看,匣子裡放著一塊翠綠翠綠的翡翠,立刻吃了一驚,連忙合上匣子推給李潛,道:“郎中,這太貴重了,奴婢承受不起啊。”
李潛重新推了過去,道:“公公莫要推辭。聽說公公從族裡過繼了個兒子,此前李某一直在外沒來得及去道賀。這個小物件算是恭喜公公喜得貴子的賀儀。”
郭大恩聽了眉開眼笑,道:“那奴婢就厚顏收下了。改天請郎中賞臉喝犬子的喜酒。”
“應該的,應該的。”李潛早已聽說郭大恩收了個族裡窮苦人家的孩子當繼子(唐初太監的地位很低,若非家裡活不下去誰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過繼給太監)。那孩子已經十六歲了,郭大恩將他帶到長安,又悄悄託人給他說了門親事,近期就該成親了。
其實太監收繼子和乾兒子的情況非常普遍。太監們也是人,總有生老病死。即便做到大內總管太監,老了以後也得需要人照顧。收養兒子主要是為了考慮年老之後得有人給他們養老送終。象郭大恩這種族中有子侄的一般都從子侄中過繼,族中沒有子侄或不願過繼子侄的,多從宮中小太監中認乾兒子。不過,認乾兒子的太監多是怕自己日後失勢了沒個好下場。所以那些有地位的太監多在自己風光時認個乾兒子,好好提攜一番以便日後能拉自己一把,免得落個晚景淒涼(唐初因為太監還不風光,所以大多都能得善終,到了後期太監權柄日重,能得善終的反而少了)。
李潛來到寢宮,見李世民正在批閱奏章。李潛趕緊趨步上前拜道:“臣李潛拜見陛下。”
李世民放下奏章,打量了一番李潛道:“平身。一個月沒見,你見瘦了。”
聽到李世民這話,李潛心中一暖,道:“多謝陛下掛念。臣這段日子一直奔bo勞碌,吃飯不宜時,睡覺也睡不踏實,難免瘦了些。不過修養一下就能恢復過來。”
李世民笑了笑,吩咐道:“傳膳吧。”
郭大恩立刻領命,躬身出去安排。
李世民對李潛道:“今日叫你來也沒什麼大事,就是這些日子沒見你,怪想你的,所以特地讓你來陪朕用膳順,便聊聊天。”
李潛躬身謝道:“謝陛下。”
小太監們接到旨意趕緊搬來几案和坐墊放在李世民左手下方。
李潛謝過李世民入了座。不多時酒菜便流水般上來。酒是宮中自釀的葡萄酒,菜式除了四樣冷盤,兩碟乾果,兩碟點心,主菜共六樣,分別是魚乾膾、白沙龍、紅虯脯、湯丸、炙鹿脯、清蒸鯉魚。這些菜式對普通人來說應是比較貴重,除了過年很少能吃的到。但對達官貴人來說只能算日常菜式,連奢侈都沾不上邊。
李世民道:“今日的菜式有些簡單,不過並非是朕簡慢你。而是因為朕自登基以來,一直致力削減宮內開支。朕一國之君,話說出去就要身體力行,為百官做表率,否則何以教化萬民?”
第二二四章由你處置(三)
第二二四章由你處置(三)
李世民剛說完,立在他身旁伺候的郭大恩忽然插口道:“郎中有所不知,平日陛下用膳只准上四道菜,今日因為宴請郎中的緣故才特意多加了兩道。收藏~頂*點*書城書友整~理提~供”
李世民呵斥道:“多嘴。罰你去給李郎中斟酒。”
郭大恩聽的出來,李世民雖然是呵斥不過卻並未生氣,他連忙告了罪小跑過來給李潛斟酒。
李潛推讓了一番便任由他給自己斟酒。等郭大恩斟完了酒退回去,李潛才對李世民道:“陛下勤儉恤民實乃是百姓之福。臣這次走了許多地方,所到之處百姓安居樂業,各州府皆有繁華氣象,譬如朝日一般蒸蒸日上。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