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2 / 4)

小說:大唐虎賁 作者:西門線上

奪毫不遜於對皇帝寶座的爭奪。

最初相權是不遜於君權的存在,君能命相,但無法典命百官,典命百官是宰相的權值。這樣能夠避免皇帝昏庸,胡亂下命,造成天下大亂。宰相也可以視為限制皇帝的權勢過大的職位。西漢的丞相陳平有過總結:“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但是沒有一個皇帝喜歡束手束腳的,尤其是漢武帝這樣威凌天下的帝王,瓜分相權也是從他開始的。他起用了一批儒生當丞相,處理日常行政事務,而政務中心則轉到了內廷。宰相的職權逐漸轉移到了尚書檯長官的手中。漢成帝時,何武以丞相一人難以處理繁多的政事為理由,建議立三公制。於是成帝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遂以大司馬、大司空、丞相為三公,這也是旨在分散丞相權力的一項措施。

到了晉朝以後,更是執行多相制,宰相的職權進一步的給分割。晉朝之後的南北朝因為太過混亂,相權亂的一塌糊塗中書監、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僕射或將軍只要是與皇帝親近的都是宰相。直到隋朝。確定了三省制,這才使得相權穩定下來,以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為一國之相。

唐朝武德貞觀初期沿用了隋朝這一體制。但體制是透過不斷完善來進步的。三省長官並不足以滿足整體制度的需求,也就順著事實開了小灶,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順應而出。到了這個時候,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什麼職位,只要官位後面加了一個同中書門下三品或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就能夠參知政事,與宰相一起議事。成為皇帝的左膀右臂。

此後的五代、宋、遼、金的宰相制度基本上沿襲唐代,但是也有很多自己的特色。總之,這一時期。宰相已經不糾結官位了,只要你得皇帝器重,在你後邊掛一個參政得頭銜,便能與宰相一同議事。

這種制度在武德年間是沒有的。李世民自然不知道。

羅士信跟著記憶說出來。登時解了李世民心中的困惑,給了他一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到時候他是皇帝,一切由他說的算。李淵要保裴寂、蕭瑀、陳叔達、宇文士及這些跟隨他的老臣,情有可原。那就不動他們好了,多設幾個位子讓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能夠行宰相之事,不就行了。

“行啊!”李世民意外的看了羅士信一眼,道:“你還真想出辦法來了!!!”他真沒指望能夠從羅士信這裡得到錦囊妙計,只是在他目前能夠信任的人中羅士信是唯一一個知道此事能夠商議的人。也就來碰碰運氣,就算得不到滿意的答案。也比一個人悶在心底苦思來得好。卻不想羅士信以最簡單的方式,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自是大感意外。

羅士信自得的道:“這有什麼,我的主意多著呢!”

李世民心中困惑消除,心情大好道:“看出來了,我大唐的尚書大人確實能夠稱一句文武雙全……好了,我也不打擾你處理刑部之事了。你大後日迎娶鄭氏女,禮物一定送到,人就不便親自參加了。這裡先祝賀你們新婚快樂,但是你要是敢有新人忘了我三姐,我絕不饒你。”

羅士信先是道謝,也表示明白理解:羅士信的髮妻的平陽,作為平陽的家人,李世民確實不適合參加他迎娶鄭麗琬。

再三保證自己不會虧待平陽,李世民這才心滿意足的離去。

**********

此時在遙遠的海外,一個野蠻的國家正逐漸崛起……大和國!

這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用在任何一個過渡都是不變的真理。

日本從最初的統帥二三十個部落的邪馬臺女王卑彌呼逝世之後,最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動盪,直至大和國的興起。大和國征服各部,建立起日本列島第一個統一國家政權。又經過權勢的更變,內部的攻伐,朝廷與地方豪強、中央大貴族各個集團間的紛爭也愈演愈烈,發生了“盤井之亂”,葛城臣、平群臣、大伴連、物部連這些豪族在鬥爭中逐一失勢。

豪族蘇我氏打敗了多有的敵對勢力笑到了最後,蘇我氏的當家蘇我馬子也因此與日本推古女皇、聖德太子形成了統制日本軍政的政治集團。

蘇我馬子掌兵權,推古女皇、聖德太子掌政權,相互之間配合默契,致使國力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先後五次派使者入隋取經,吸取了漢人的文化行政制度,使得經濟文化大幅度上升,已經漸漸的由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

現今聖德太子、蘇我馬子先後去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