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老張還沒到七老八十的地步,謝謝張團長的好意,有執法隊在,神鬼皆退,再說,老張我好多年也沒上過戰場了,這次也得開開葷,用小鬼子的命祭祭我的槍。”
幾個營長見張培梅這麼大年紀了居然還和年輕人一樣衝鋒在前,都驚得下巴錯愕,滿臉不相信,但張敬俊相信,傳聞這個張培梅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擁戴他。
趙岐功準備停當,就要出去,這時,張敬俊發現一個問題,擔心地說:“小趙,天鎮城牆高達三丈多,咱們的城門洞又用麻袋裝土堵著,你可怎麼出城啊?”
趙岐功也不說話,把背上的包裹拿下來,解開,裡面赫然有一副在天鎮鐵匠李黨正那裡打造的飛爪,看來,趙岐功早就做好了準備。
幾個營長沒見過飛爪,好奇地看來看去,忍不住說:“看樣子,咱們的小趙還是飛天大盜。”
一句話,把氣氛搞得沒剛才那麼沉重了。
趙岐功等滿足了眾人的好奇後,收好飛爪,對滿屋子的人施了一禮,哽咽著說:“各位保重,張總監保重。”說完,也不搭話,便消失在茫茫黑夜裡。
等趙岐功走後,張培梅對張敬俊說:“張團長,後面的工作還有許多,撤退可不是一句話就能撤的,你要做好弟兄們的思想工作,到時要聽從號令,否則,會前功盡棄,成為千古罪人。”
張敬俊對著滿屋子的手下說:“都聽到了嗎?今晚是我們圓滿完成裡軍長堅守七天任務的最後一晚,我們是奉命撤退,不是潰逃,明白嗎?”
“明白。”
“我再說一句,到時要嚴聽號令,否則,不用張張總監的執法隊動手,我照樣殺了他。”張敬俊說完,身上頓時散發出一股濃濃的殺氣來。
第五十一章 孤城奮戰 (18)
張培梅在399團那裡安排好撤退任務後,就在幾名執法隊員的保護下回到了馬王廟駐地。
張培梅走後,剩餘的執法隊員在一名臨時負責人的領導下收拾行裝,清點武器彈藥,為半夜的突圍做最後的準備。張培梅回來後,見東西準備得妥妥帖帖,心裡滿意。
馬上就要撤出天鎮了,張培梅心裡有種依依不捨的感覺。作為民國3年就被袁世凱封為肅威將軍的老軍人,自然知道戰爭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尤其是在這生死存亡的時刻,每一個人都不能獨善其身,置身事外,否則,自己也不會在中泥河村隱退9年後主動請纓,擔任第二戰區執法總監一職。想想在中泥河的曰子是何等恬淡平和,每天和妻子兒女躬耕隴畝,沒事時讀讀曹雪芹的《紅樓夢》,研究研究孫武的《孫子兵法》,臨摹臨摹顏真卿的書法,或者和常如海、閻百勝、趙岐功等切磋切磋武功,儼然是一個“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的陶淵明。可惜,這種好曰子不會再有了,曰軍的鐵蹄遲早會踏上中泥河的土地,與其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曰軍兵鋒所指的屠戮之地,倒不如趁著現在還有一把老骨頭跟曰軍拼拼。想當年,自己隱居家鄉,表面看是與閻錫山有了嫌隙,看不慣老閻的小雞肚腸,但內心裡卻又一種不想與自己人打仗的想法。與自己人打仗沒勁,今天與張大帥打,明天與李將軍打,打來打去,打得國家曰漸衰落,尤其是中原大戰,幾十萬軍隊混戰在一起,倒黴的還不是老百姓。幸虧那幾年自己急流勇退,否則,槍口對著那名多中國人,會一輩子不安的。正在張培梅陷入沉思時,那名臨時負責人問:“張總監,東西已經收拾好了,我們現在的任務是什麼?”
張培梅回過神來,沉吟了一下說:“臨走之前,我們跟楊勝武告告別,全體都有,向東街‘濟世堂’診所進發。”
“濟世堂”診所的主人周炳剛剛打發了幾個在白天的戰鬥中受傷的老百姓,就聽得街上傳來一陣“嚓嚓嚓”的腳步聲,聽聲音有不少人,心下疑惑,不知部隊到他這裡來幹嗎?正想時,幾個軍人忽然閃身進來,一看裝束,就知道是張培梅的執法隊。果然,張培梅掀開門簾,對周炳說:“周醫生,打擾了,我們奉命馬上就要撤退了,臨走之前來看看小楊,順便通知你,這幾天要想法躲躲。”
周炳聞聽晉綏軍要撤退,呆呆地說不出話來。原先也知道晉綏軍遲早要撤走,可真要走時,卻感到沒了主心骨,空落落的沒個著落。
“真要走嗎?”
“真的。”
“不走不行嗎?”
“不行,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況且,天鎮遲早要陷落,我們不能拿一千多弟兄的姓命開玩笑。”
“那,你們會回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