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殼!
不,不光是烏龜殼,應該說這是一個大刺蝟,為了最大程度地削弱紅軍的火力優勢,駐守希維博金的協約國部隊獲得了大量的炮兵支援,圖哈切夫斯基的前鋒部隊進行的第一次火力試探,就被人家完全不講道理的炮灰覆蓋淹沒了,整整一個連計程車兵,只有兩三隻三腳貓逃了回來。
“情況非常嚴峻,”當天下午,圖哈切夫斯基在給托洛茨基的電報中這麼寫道:“希維博金的守軍修建了密不透風的工事群,每一座機槍火力點都被至少三層原木保護起來,火箭彈哪怕直接落在上面,所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部隊迫切地需要重炮!否則,恐怕難以繼續前進一步!”
其實圖哈切夫斯基還是給他的部隊留面子了,他很清楚,哪怕有了足夠數量的重炮,他恐怕也沒辦法繼續前進了。希維博金周邊的協約國干涉軍師一級的番號就有四個,軍一級的有兩個,最低限度的估計,這裡也將有兩個軍的敵人。
圖哈切夫斯基很清楚,白俄羅斯方面軍根本是吃不掉對方的。敵人完全可以利用堅固的工事消耗白俄羅斯方面軍的衝擊力,積蓄了足夠的力量之後就可以逆推白俄羅斯方面軍了。
而圖哈切夫斯基之所以找托洛茨基要重炮,那不過是想讓老託知難而退,因為他估計老託是湊不齊那些重炮的。然後圖哈切夫斯基可以就坡下驢,可以選擇退回波茲南進行防禦,讓躲在烏龜殼裡的協約國軍隊出殼之後再打。
圖哈切夫斯基的想法不能說不好,反正繼續硬衝眼前的烏龜殼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根本就是白白往裡頭搭人命。以退為進,將敵人引出來了,圖哈切夫斯基認為以白俄羅斯方面軍在內戰中鍛煉出來的腳板,在機動中殲滅敵人還是有一定把握的。
不過情況真有圖哈切夫斯基想的這麼樂觀嗎?恐怕是不見得的,白俄羅斯方面軍確實擅長機動性作戰,就像一個靈巧的劍客,在內戰中每每能劍走偏鋒一擊制勝。但問題是,現在對手換人了,不在是內戰中實力弱小的白軍,而是膀大腰圓的協約國干涉軍。
協約國的軍隊確實沒有白俄羅斯方面軍的腳板,機動作戰能力有限,但問題是,人家根本就不需要玩什麼機動。人家最擅長的就是把人馬一字排開,然後整條戰線平移推動,直接就是碾壓。
面對協約國的平推戰術,圖哈切夫斯基在內戰中練就的那一套本事基本不管用,估計是攻不下來守也守不住。更糟糕的是,托洛茨基竟然還不知道圖哈切夫斯基面臨的困難,還在低估協約國干涉軍的實力。他以為圖哈切夫斯基只是遇到了一點點小麻煩,不就是一點重炮嗎?行,老子豁出去了,給你!
托洛茨基咬牙切齒的幫圖哈切夫斯基搜刮火炮,只要能用上的都送過去。他的要求只有一條:“儘快攻克希維博金!”
為什麼托洛茨基如此重視這個希維博金,準備完全豁出去了呢?原因很簡單,拿下希維博金之後,等於通往柏林的大門已經開啟了一扇,再往前就是後來波德邊境的小城斯烏比策,可以說一隻腳已經踩在了邊境線上。面對著夢寐以求的柏林,托洛茨基不激動才怪!
問題是,托洛茨基這麼一激動,圖哈切夫斯基就坐蠟了。小圖原本的想法是以退為進,引蛇出洞之後再打蛇。根本就不打算強攻。可現在倒好,托洛茨基豁出去了,要什麼就給他什麼。接下來希維博金還打不打呢?
圖哈切夫斯基傻眼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而另一邊的協約國集團卻沒給他太多思考的時間。軍列一列列日夜不停地透過德國、透過柏林往波蘭送。成建制的部隊不斷地出現在希維博金,可以說圖哈切夫斯基很耽誤一天,壓力就大過一天。
終於,試探性的再次進攻了兩次之後,圖哈切夫斯基坐不住了,一方面命令部隊立刻向波茲南方面撤退,另一方面硬著頭皮給托洛茨基發電報:“敵人數量眾多,防禦堅實,短期之內我軍沒有可能攻而克之。宜暫時後撤,等待時機再戰!”
托洛茨基收到這封電報的時候,自然是不高興,圖哈切夫斯基要什麼他可是就給什麼,他只要求小圖能給他長臉,打一個漂亮仗。誰想到就在他跟列寧跟政治局把胸脯拍得啪啪響的時候,小圖卻縮卵了,隨便意思了兩下就後撤跑路了,這讓他情何以堪?讓他怎麼向政治局交代?
不得不說,圖哈切夫斯基又犯了一個錯誤,他沒有想到托洛茨基這回賭得這麼大、這麼徹底,那位根本就是豁出去了。在這種情況下,他這種模稜兩可的行事手段自然不會讓托洛茨基高興,托洛茨基也根本就不會理解他的苦衷和戰術!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