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存(陳炯明字),這回孫文寓所給襲擊,不知查的如何了?”程璧光隨意的問著。
陳炯明唇上鬍鬚聳動著,冷笑了兩聲,說道:“這怎麼查?我看也不用查,根本就是日本人策劃的陰謀,誰知道他們的意圖是什麼?不如隔岸觀火,看他們玩什麼把戲。”
他跟程璧光之間確實沒有必要隱瞞什麼,也原原本本將他這些時日的追查情況說了一遍。
日本人的表現很可疑,甚至,很有可能,他們連孫中山也是算計在其中。
程璧光搖了搖頭,說道;“想想也是,小日本再沒有什麼手段出來,我都懷疑他們是不是轉了性。”
事實上,日本從今年開始就一直很反常,對自身經濟蕭條的擔憂,對中國復興的恐懼,以及對自身戰略的反省與重新定位。
程璧光自從獲悉北洋海軍與南洋海軍都要重建之時,便開始刻意的收集關於日本的情報,不僅是海軍的,還有日本軍政一切訊息。
李安生手下有情報部門,專門負責情報訊息,基本可信,程璧光也從中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許多資訊。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是老話。
只要分析透徹瞭解透徹日本這個對手,才能做到有備無患。
程璧光對李安生關於中日關係的論調很堅信,中國跟日本早晚必有一戰,而且是生死之戰。
要想贏得這場戰爭,就必須要未雨綢繆。
現在,日本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搞風搞雨,甚至不惜製造對孫中山寓所襲擊之類的匪夷所思事件。
“他們無非是想挑起我們的內亂而已,不僅好從中漁利,而且還能削弱我國的實力,進一步保證他們在我中華民國的權益。”
程璧光點頭表示贊同,也感到欣慰,陳炯明是頭腦清醒的,可惜,孫中山卻錯過了這樣一個絕頂好幫手,稀裡糊塗的,將國民黨註定要帶到迷茫的境地。
“哼,日本人倒是也敢,居然敢借這麼多的錢給孫文,也不怕他還不出,難道是在打省政府財政的意圖?”
其實分稅制的實施,對於孫中山來將也是個打擊,現在實行了規定稅種,地方是不允許多收稅的,許多稅種要收,都是不合法的。
“日本就是看準了孫文的處境,處心積慮的想要挑動孫文起來抗爭。”
“哎。”
兩人都嘆了口氣,孫中山接受日本的扶持,其實是個敗筆。
短時間內看不到任何的影響,但實際上,卻使得孫中山等人失了民心。
東北挑起中俄戰爭,結果卻打贏了這場國戰,使得李安生一時人望無二,連袁世凱都熄了壓制東北的心思,更何況孫中山。
有了《中俄聖彼得堡和約》,現在全國都在期盼著中華民國政府能夠進一步的取消各種不平等條約,取消列強的特權,對大國崛起的渴望,甚至許多剛吃飽了飯,在田頭閒聊的老農們,都要議論上幾句。
陳炯明就得到了許多廣東資產階級的支援,而國民黨還是沒有能夠找到準確的自身定位。
內戰真要打起來,廣東能不能鐵板一塊,一致的支援孫中山對抗中央政府,這還是給未知數,如今孫中山給襲擊事件影響,做出了不明智的決定,也是場禍事。
就連武漢方面,能不能無條件的服從孫中山,也是個大問題。
“不知道競存近來提出的聯省自治,有沒有實現的可能?”
程璧光轉換了話題,他也知道繼續深談下去,陳炯明也會尷尬。
陳炯明點著頭,打起了精神,仔細的說道:“前日梁啟超先生寫信給我,他也贊同聯省自治,提出了三點看法。一、同人確信舊式的代議政治,不宜於中國,故主張國民總須在法律上取得最後之自決權。二、同人確信國家之組織,全以地方為基礎,故主張中央許可權,當減到對外維持統一之必要點為止。三、同人確信地方自治,當由自動,故主張各省乃至各縣各市,皆宜自動地制定根本法而自守之,國家須加以承認。”
“總的來說,能不動刀兵就不動刀兵,其實讓廣東暫時聯省自治,何嘗不是個緩和的機會,但是我現在說的話不頂用,我也左右無法,現在日本人說的話比我管用。”
說來說去,陳炯明對日本人也是一肚子的怨氣。
日本紮根於臺灣,想要與廣東互通聲氣,將戰略放在了廣東,而不是東北,也是無可奈何之舉,但是卻使得中國出現了內戰的危險。
陳炯明並不看好這次內戰,很有可能國民黨軍隊會很快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