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2 / 4)

小說:炮火1906 作者:大熱

族動員,甚至,他還遠赴唐努烏梁海。

面對著部分土爾扈特人的子孫,錫良高聲怒斥,“當年你們的祖先付出無數的犧牲,壯烈歸國,就是為了心懷故土,心懷中華民族。而你們這些不肖子孫,就是為了要讓國土成為敵國的戰利品嗎?抬起頭來,懦夫們,野心家們,為了一己之私,毫無人性,毫無廉恥,可恥,此等人,我必殺之,省的遺患國家民族。”

唐努烏梁海的各旗蒙古人自然不會都是歸屬於同一部,其中也有當年當年東歸英雄的子孫。

當年乾隆將東歸的各部安置為6路,以渥巴錫為首的舊土爾扈特為4路,以舍楞為首的新土爾扈特為1路,以恭格為首的和碩特為1路。

清政府首先是對舍楞的安置,害怕其心懷多變,滋事擾邊。1771年11月上旬,舍楞在清官員吉福、阿育錫陪同下“率其屬眾,移往科布多、阿爾泰一帶,以耕牧為業。”“次年5月,舍楞被安置在阿爾泰烏拉臺地方,與杜爾伯特同居之,歸烏里雅蘇臺定邊左副將節制,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

而這一支也就一直流傳下來,成為了唐努烏梁海的一部分。

今天,錫良的怒叱,讓這些看過《東歸英雄傳》這本書的東歸英雄子孫無比汗顏,低著頭沒有臉面跟錫良回話。

錫良披星戴月,滿面塵土,趕到唐努烏梁海可不是來訓斥人的,但他身為蒙古人的驕傲,憑藉內外蒙總督的身份,以及與東三省總督李安生的盟友關係,成為了所有蒙古人心目中的英雄,讓這些蒙古人子孫心生懼意,奉若神明。

幾名總管與佐領以頭搶地,出來跪著回話,痛哭流涕,“回稟大人,孩兒們知錯了,當初只為著能順應潮流,跟隨哲布尊丹巴獨立,可哪裡想到沙俄狼子野心,竟然想要吞併土地。而如今,沙俄圖窮匕見,殺害我們子民,掠奪我們財產,大人請發話吧,讓我們用馬刀洗雪我們的前恥,清償我們的罪孽。”

唐努旗副都統貢布多爾濟跪地無聲,正是他勾結沙俄侵略者,引狼入室,才有了沙俄軍隊入境之事,要不是薩拉吉克、託錦兩旗強烈反對,隨後其他各旗附和,只怕這片土地已經不屬於中國。

哥薩克十萬騎兵入境,如同沸湯潑雪,所到之處,雞犬不留,草木盡斷。

唐努烏梁海各旗已經組織起了多次的大規模會戰,但是損失慘重,他們的槍支太少,只能依靠庫倫集團軍的兩個騎兵師與對方周旋。

“我這次來,便是要來問一問你們,可敢為國家民族一戰!那十萬哥薩克騎兵,哪裡比得上我蒙古騎兵的威武,我來問問你們,可有膽氣,將十萬哥薩克踏於馬下。”

“敢,有何不敢。”

“長生天在上,我等豈是懦夫?”

熱血的蒙古漢子都應和起來,他們許多人都與哥薩克交過手,也從生死磨練之中成長出來。

克穆齊克旗總管高聲叫道:“大人,我們願戰。”

錫良撫掌大笑,說道:“好,既然願戰,便好生商議,怎麼打,怎麼讓這十萬哥薩克進得來出不去,葬身於這大草原之上。”

錫良的語氣和煦,可是內容卻讓人忍不住打了個冷戰,這可是十萬哥薩克啊,居然要將他們全部葬送?

現在唐努烏梁海全部人口也不過二十多萬,能戰的青年男子不過8萬多人,另外還有兩萬多漢人,可大多都是生意人與種地的農民。

錫良讓人將隨著馬隊帶過來的大批軍械物資開啟,一隻只的箱子給撬開,嘩啦啦的瀉下來的,全是嶄新或是半嶄新的槍支,不僅有馬槍,還有輕機槍、手榴彈、迫擊炮等武器。

之前與哥薩克的交戰,就是吃了槍支不足的虧,而在白刃戰中,哥薩克的馬刀有時候揮都揮不起,直接給梟勇的蒙古漢子們斬落馬下。

“兒郎們,有了這些武器,別說是十萬哥薩克,再來二十萬也不怕。好生安頓婦女老弱,我們便在這大草原上頭跟哥薩克好好的玩一玩。”

錫良開起了玩笑,看著這些純樸善良的笑臉,他忽然生出了無限豪情。

李安生說的好,任何侵略者都將淹沒在全民皆兵之中,任何反動集團的政權,也將給人民的潮流所沖垮,得民心者得天下。

袁世凱想利用這次中俄戰爭建立北京政府的威望,而李安生何嘗不是想要憑藉這次戰爭樹立自己的威望,得到民眾的認可。

相比袁世凱,錫良無比堅定的選擇李安生,只有李安生才能真正的兼顧人民的利益,五族共和,不是在說天書,而是有實實在在的政策條令的保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