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人口,沙俄如何徵集人力,如何補充兵員?
東北軍執行起這些相當殘忍殘酷的行動起來,沒有絲毫的猶豫,戰爭天生就是殘酷的,不存在人性與悲憫。
他們許多人都跟俄國仇深似海,他們的親人都平靜的生活著,卻給俄軍肆意的殺戮驅趕,從故土趕走,所有的辛勤創造的財富都給奪走,那種悲傷,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由於仇恨的支撐,他們捱過了東北軍各種殘酷的訓練,成為了一支支的鐵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這些俄國平民,也是他們的敵人,他們是潛在的俄軍兵員,也為俄軍提供著各種物資與勞力。
李安生的這個絕戶行動迅速的推廣開來,各軍在不斷的燒殺搶掠,製造災難,屠殺。
戰前從西伯利亞到遠東,有總共五百多萬的俄羅斯人,但是開戰後,隨著消耗與蕭條,不斷的有俄國人死去,逃回歐俄,人口已經不足四百萬人。
李安生的目標,就是要將這片龐大土地上的俄羅斯人變成零,這裡將是中國的國土,容不得什麼俄羅斯民族做少數民族,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但是不需要俄羅斯這個民族。
日林斯基看到滿目皆是難民,心頭如同火燒一樣,睚眥欲裂。
糧食,上哪找這麼多的糧食。
西伯利亞是個糧倉,俄國在東方主要的人口基本都集中在西伯利亞,日俄戰爭之後,西伯利亞的糧食產出還能夠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向歐俄略微供應部分,但是近幾年的情況就很糟糕,除了勉強能夠供應俄軍,就沒有能力運到歐俄去了,而開戰後,則更加的悲慘,要從歐俄運糧食過來——從中國進口大量糧食的通道關閉了。
東北現在找到了合理的藉口,管制了糧食出口,凡是給發現有哪個國家的商人在東北進口了糧食立即轉運到海參崴的,以後永遠都取消購買資格。
現在李安生在海外的農業恐怖主義大軍迅速的擴張,早就超過了十萬人,他們一年到頭的想方設法在各個糧食產地進行農業恐怖主義,使得整個世界糧食產量出現了迅速滑坡。
穀賤傷農這回事情在中國永遠的都不可能實現,因為只有中國的糧食產量在飛速的增加著。
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糧食出口大國,甚至中國的麵粉、麵包等經過加工之後的糧食產品都開始大規模的遠銷歐美,其他國家的麵粉製造成本很高,主要的糧食大國中國整體成本就低。
現在的糧食是賣方市場,許多外國糧食商人都在眼巴巴的等著中國尤其是東北的糧食運到港口,有多少要多少。
東北與德國約定的糧食換取援助也在穩步的實行著,在德國的幫助下,自去年以來,東北的工業體系初步建立起來,教育等都在不斷的飛速發展。
有糧食就是好,能夠支撐工業建設。
反觀農業大國沙俄,反而因為需要向西伯利亞運輸大量的糧食,使得自身的工業體系也受到了影響。
對於日林斯基來說,迫切需要解決的,還是糧食問題。
大規模的在西伯利亞與遠東征兵,減少了大量的農業人口,加上戰亂損失的人口,對農業種植的破壞,今年整個西伯利亞到遠東之間龐大土地能夠有多少的糧食產出,這還真是個問題。
只怕大戰結束之後,俄國政府仍然要大規模的運糧食過來賑濟,或者,除非能完勝東北軍,攻佔東北。
現在東北可是有大量的糧食,有了這些糧食,能夠迅速恢復元氣。
可是,日林斯基自己也不敢想象有那麼一天。
就如今這個態勢,赤塔要塞能不能保住還是個問題,別說進一步打通滿洲里與海蘭泡,開啟進入東北的要道。
就連綏芬河方向,只求中**隊不要發起大規模進攻,就已經是燒了高香了。
東北軍這次大規模的動員,將接受進一步特訓的民兵算上,也只是三十個師,四十多萬人的兵力,其他都是後備役。
目前好像沒有進一步動員的打算,而且正在進行特訓的民兵,其中也大部分是由鐵道兵轉來。
東北的幾條鐵路修的很快,逐步的完工,就連錦齊鐵路,也修完了大半。
之前的鐵道兵與工程建設兵用不了這麼多,轉了部分成為了民兵,他們會逐步的進入工廠,或是繼續在軍隊服役。
也幸好東北軍沒有進一步窮兵黷武的打算,不然的話,動員個數十萬軍隊出來,用人海戰術去消耗雙城子與海參崴要塞,就連東方的這個港口也保不住。
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