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乃木希典大將,旅順也拿下來了(最後在旅順戰役中親自指揮的是兒玉源太郎總參謀長);沒了東鄉平八郎大將,日本海大海戰也能贏(山本權兵衛海相起用東鄉平八郎的理由是很奇怪的:“這小子一貫運氣好”,起草作戰計劃的是聯合艦隊的第一參謀秋山真之);但要是沒了明石元二郎大佐,日本決不能贏得日俄戰爭”。
現在俄國統治階級最怕的就是革命黨人四處活動,製造混亂,危機統治。
李安生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頻頻的資助革命黨人發動暴動,並且派遣特工人員親自在聖彼得堡等地到處製造混亂。
暗殺高官、搶劫銀行與商鋪、攻擊俄國重要部門與設施,等等,這些都是製造混亂的好辦法。
到處都在混亂,烽煙四起,加上大批難民返回歐俄,大肆傳播謠言,整個歐俄人心惶惶,統治階層也是驚懼交加。
於是,在列強各國的反覆要求下,中俄雙方終於都點頭同意,就停戰的可能尋求接觸。
7月18日,在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中俄代表開始進行談判。
不過,談判的第一天,雙方就鬧了不歡而散。
俄國方面的代表格維斯切夫向中方代表施肇基提出,中俄軍隊回到開戰前得出發點,也就是說,中**隊要從所有俄國的領土上撤軍,同時,中國要將中東鐵路交還出來,交還庫張鐵路,承認蒙古的獨立。
這立即激怒了施肇基,難道這場戰爭白打了?中**隊浴血奮戰,就是為了回到出發點?
在格維斯切夫看來,不向中國索要戰爭賠款,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讓步了,為何中國方面的代表會如此的激烈?
他真的是很想不明白,正如施肇基也想不明白他一樣。
這是什麼思維?什麼邏輯?
難道中**隊打到聖彼得堡的時候,對方也會如此,讓中**隊回到出發點去?
更何況,要將兩條鐵路交出來,真是太過囂張了,承認**立?獅子大開口啊。
這哪裡是來談判的,簡直就是來發洩的。
好不容易,在各國協同人員的勸說下,雙方才回到了談判桌上頭。
不過,這一次,施肇基更加的憤怒,直接掀了桌子,揚長而去。
俄國代表格維斯切夫提出,中**隊必須退回到開戰前,俄國承認中國對蒙古的主權,同意中東鐵路與庫張鐵路由中俄兩國共同經營。
這不是等於放屁嗎?說了等於白說,跟之前的無理猖狂條件,沒有多少的讓步。
“這裡不是菜市場,討價還價,我也沒這個心思來跟你們討價還價。”
施肇基揚長而去,極為的瀟灑。
而面面相覷的各方人員則是目瞪口呆,而等到他們知道施肇基直接趕到碼頭坐船離去的訊息,這才知道施肇基玩真格的了。
“豈有此理,狂妄,狂妄之極啊。”
格維斯切夫揮舞著拳頭,漲紅著臉,在他看來,他準備好簽訂一個賣國條約,可是對方卻直接掀了桌子,讓他無比的憤怒。
緊接著,英法等國紛紛向中國遞交了外交照會,要求嚴懲態度囂張無理的施肇基。
這種掀了談判桌的行為,實在不能原諒,在他們看來,施肇基應該給徹底的貶為平民。
不過,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北京政府正式宣佈由施肇基出任副總理,算是一個正面的強抗。
而中**隊也緊接著發動了對雙城子要塞的攻擊。
這其實也不是真正的攻擊,而是重炮的試驗而已。
飛艇也載著大型炸彈飛到了雙城子要塞的上空,對幾個大型炮臺進行轟炸,雖然準頭不夠,但是聲勢還是相當驚人,對於要塞防禦設施還是一個極大的摧殘。
如果說在過去,要想攻克這個要塞,沒有做好付出五萬以上兵力損失的心理準備,想要拿下這個要塞是千難萬難。
不過,在東北軍擁有了大口徑重炮之後,在飛艇與飛機都能進行轟炸之後,就變得很微妙了起來。
雖然飛艇與飛機的轟炸,還很原始,實際效果並不大,但是等形成了規模,還是很有看頭。
沒有對空武器,沒有全新的應付更遠射程更大威力火炮與炸彈的防禦,老舊不堪的雙城子要塞與海參崴要塞並不是那麼的難以攻克。
重炮全部使用火車拖曳到前線,一字排開,猛烈的轟擊著雙城子要塞的前沿防禦體系。
雙城子要塞主要的防禦手段,是那十餘座的大型炮臺,結合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