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2 / 4)

小說:炮火1906 作者:大熱

個師兵力,李安生在黑龍江秘密編練的教導隊兩個師的兵力,第三十一鎮到第三十六鎮的編制剛好能夠滿足初步的二十個鎮的初步需求。

這次買賣城戰役的打響,使得列強各國紛紛關注著這場軍事衝突的進展,李安生向美國提出繼續以半貸款半援助的方式,將第三十一鎮到第三十六鎮編練為美械陸軍,讓美國方面看到了李安生的決心。

更何況,只要袁世凱識相,關內不但不會拖後腿,反而會給予方便。

真要到對俄全面戰爭的爆發,北京政fǔ難以置身事外。

正當李安生等人在買賣城進行著全盤考量的時候,北京政fǔ也亂成了一團。

沙俄駐華公使庫朋斯齊向外交部提出了最後通牒,要求北京政fǔ宣佈東北保安司令部為非政權,解散東北軍,懲辦戰犯李安生等人,並且向俄國進行賠償,再次提出了對蒙古的非分要求。

而此時,袁世凱也似乎猜到了李安生的用心,他也是騎虎難下之勢。

京城的各派政治勢力紛紛登臺亮相,發表了各自的意見,有的傾向於懲辦李安生,取消東北的非割據**;有的傾向於對俄強硬,聲援東北軍;更有許多人傾向於北洋軍出關接收東北。

昏黃的燈光下,總統府內一片的安靜,袁世凱與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等親信手下反覆思考著對策。

北洋軍將領的一致意見,是趁此機會逼李安生下臺,接收東北以及東北軍。

東北的強大實力讓北洋軍如坐針氈,如芒刺在背,始終不敢動彈,更不敢南下壓制南方的地方勢力。

但是袁世凱卻有他自己的考量,憑藉他對李安生的瞭解,李安生是個有野心的人,但是卻絕不是一意孤行自走絕路的人。

換做其他人在東北割據**,必定不會去主動招惹俄國,反而會趁機統合東北的勢力,憑藉北京政fǔ應對俄國在蒙古問題上的舉措來壓迫北京政fǔ。

之前袁世凱是不想開罪俄國人的,但是這個關頭,別說是李安生反應jī烈,就算是李安生保持沉默,必定也有許多的反對勢力進行攻擊,要求政fǔ對俄態度必須強硬,駁回俄國的無理要求。

俄國何嘗不是看到了北京政fǔ的軟弱無力,想要上門來欺一欺人。

可哪裡想到李安生更加的鐵血,直接將軍隊拉到了買賣城,直接取消了蒙古的獨立,並且積極應對俄國的軍事壓迫。

於是,一場軍事訛詐,變成了實打實的交戰。

想必現在俄國也在懊惱,錯誤的估計了東北軍的反應。

事實上,民國成立後,日本的態度要更為積極些,俄國應該讓日本跳出來跟東北軍鬥上一鬥。

可是,出於老大帝國的盲目自信與毫無根據的心理優勢,俄國做出了錯誤的決斷,正如當年尼古拉二世強烈要求對日本作戰一般。

俄國不得不作出強烈反應,畢竟庫張鐵路修好了大半,決不能就此落到中國手中,憑藉俄國對東北軍的初步瞭解,東北軍是不會輕易結束爭端。

如果在買賣城進行和談,就算能夠依然維持庫張鐵路的特權,但是東北軍已經在蒙古存在,直接威脅伊爾庫茲克,將來必定是俄國在西伯利亞的大患。

無論如何,這次都沒有暫時和解的可能,除非在大打出手之後,這點誰都明白。

正因如此,袁世凱等人所討論的,是如何應對當前的最後通牒。

要打也是東北軍去打生打死,但是,中央政fǔ同樣要承擔責任。

一旦不回應對方的最後通牒,那麼只能是戰爭。

袁世凱本來想要安撫李安生,希望東北軍能夠以大局為重,可是,李安生的一封電報讓他徹底的息了心思。

不但要第三十一鎮到第三十六鎮的編制,而且還要他袁世凱號召全國來應對俄國的戰爭威脅。

東北軍下定決心要打,袁世凱無能為力,不僅無能為力,還要給綁到戰車上頭,跑都跑不掉。

當了這大總統,權力沒有撈到多少,還得跟個小媳fù一般的受氣,如今還要給東北軍挾持。

李安生的意思很明顯,畢其於一役,用戰火來催生中國各方勢力的統合,希望袁世凱不要做民族罪人。

外敵入侵,要是北京政fǔ舉止失當,威信大減,很有可能袁世凱這個總統要給彈劾,唐紹儀內閣也要倒臺。

而袁世凱唯一的選擇,就是與東北軍站到一條戰線,要打,就是場傾國之戰。

北洋軍根本就無置身事外,否則,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