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3 / 4)

小說:炮火1906 作者:大熱

方的省份必定要鬧騰起來。

敗,則袁世凱也要承擔責任,北洋軍打光也好保留實力也好,他袁世凱必定是要下臺的,而且是徹底退出政治舞臺。

勝,則這場戰爭是在中央政fǔ的領導下打贏的,袁世凱的威望也將空前,中央政fǔ將不再軟弱無力,而是以大勢所趨、大義凜然之勢大刀闊斧的改革,集中權力於中央。

更何況,面對戰爭,中央政fǔ有無數的辦將許多地方權力收歸中央。

東北軍在這場戰爭之後,還能夠有多少力量來對抗中央?

對於袁世凱來說,這也是個機會。

徐世昌這個老政治油子想不通一向精明的李安生為何會如此選擇,但是袁世凱能想的明白,李安生多少還是不信任中國的民主前景,也不相信列強會放任一個統一的中國走民主富強的道路,東北是首當其衝。

與其被動挨打,不如奮起一搏,就像日本,打贏了俄國之後,國際地位空前強大,列強刮目相看,再也不敢輕易小看。

日本由此走向列強道路,中華民國何嘗不能走同樣的道路?

真金不怕火煉,中國也將在這場戰爭之後,往民主的道路上跨越一大步,而不是如今的四分五裂,各方勢力彼此掣肘。

李安生或許能夠利用日俄,在東北走割據**的道路,忍氣吞聲,滿足自己的sī人野心,但是李安生不是這種xìng格,不是這種風格。

他從來不願意受制於人,也不想屈居與**黨人之下,即便響應**,也要獨樹一幟。

既然李安生有這個覺悟,有這個魄力,那麼他袁世凱自認也是個英雄人物,勝過那些jiǎ仁jiǎ義滿嘴跑馬的**黨人與野心家,哪裡會屈居下風。

這是他袁世凱的一個機會,至於將來,等到打贏這場戰爭再說。

忽然,他發現有些期待這次戰爭,向來會製造奇蹟的李安生能不能繼續複製奇蹟。

現在向俄國妥協,必定是喪權辱國的條約,他袁世凱可不想背這個罵名。

李安生了解他的為人,給了他這個機會,他要是連搖旗吶喊都不敢,那麼也太憋屈了些。

“既然東北軍要面對外敵,那麼,曹錕,你去山海關,承德便算了,長城防線要在我們手中。芝泉(段祺瑞字),你帶著二鎮去張家口。我來問問李安生,這算不算我對他的支援。”

老謀深算的袁世凱迅速的做出了決斷,這也是對李安生的試探,同時也是陽謀。

東北軍將來要入關,要佔領華北,就必須攻破自古就修建在中國北方戰略要地上的防線──萬里長城。

東北通往華北的咽喉要道,長城上的重要關口──山海關必須要掌握在北洋軍手中。

依託山海關防線,河北北部的薊鎮、宣鎮長城防線將成為東北軍進攻華北威脅和障礙。

同時將張家口這個京城的北大門要回來,那麼,即便讓東北軍佔據熱河一帶,將部分防線與東北軍共享,北洋軍也能保持整體防線。

將來即便東北軍要入關,也要力圖先佔領長城外側廣大地域,然後再奪取長城防線上的各戰略要地,以形成南威逼華北,北依託內外蒙古的格局。

熱河地處奉天、察哈爾兩地之間,南與河北為鄰,長城橫貫其南境。東北軍據有熱河省便能將東三省與關內地區隔絕,這是李安生的底線,袁世凱自然不會去觸動。

雖然熱河對於關內同樣重要,位於長城以北,連線東北、華北和內蒙,但是袁世凱暫時不會去做這種得不償失的舉動。

他也的確是老到,知道李安生不會拒絕他這個要求。

要想讓北洋軍參戰,也只能將東北軍從唐山等地撤出,退出山海關,將長城防線交給北洋軍,如此才能夠讓北洋軍放心的在張家口駐紮,進行備戰。

袁世凱也是想要憑藉這一舉動,向李安生示意,北洋軍願意參戰。

段祺瑞眼前一亮,他也是個鐵血人物,對李安生提出的中**隊不打內戰的提議也很認同,雖然在當前形勢下有些不現實,但是能夠打外戰,自然是不願意打內戰的。

只要袁世凱決意要打,那麼,北洋軍自然是願意與東北軍協同作戰,而袁世凱要接收長城防線,也的確是恰到其時。

在佩服袁世凱的同時,他也欣然領命,早就想去會一會東北軍,看看他們是如何與俄軍作戰。

至於如何應對北洋軍出關作戰之後南方的局勢,想必李安生也是有主意的,袁世凱立即讓人拍電報給李安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