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只是東北糧食貿易的換了一種方式,但是聰明人卻能從中看出,其實李安生是耍了花招,這是在變相的導致德國進行糧食儲備。
不僅德國的糧食主要進口目標基本變成中國東北,而且德國還要逐年的增加糧食儲備,這既是替東北糧食出口拉了一筆大單子,又是一次成功避免穀賤傷農的成功運作。
真實歷史上,德國可是連一年的糧食都沒有儲備,李安生打算替他們儲備上一點,基本上,運作下來,德國的糧食進口全部給東北糧食給壟斷,而且真的能夠換取機器裝置與技術,還有大筆貸款數額能夠達到三億七千萬兩銀子,四年下來,也不過是兩百多萬噸的糧食每年。
德國現在自身光是小麥就要進口一百八十萬噸,大豆四十萬噸,未來的需求還會增加,算下來,也只是每年儲備上那麼一丁點。
東北急切的需要轉型,必須降低對耕地的大量開發,開始走工業化道路。
要不然的話,只怕東北真的要走向對外擴張的道路,用鉅艦大炮來轟開人家的大門,強行傾銷糧食,就像後世的美國一樣,想方設法讓你買美國小麥美國棉花美國麵粉。
其實李安生的這個計劃對德國也有好處,等於說中國東北用糧食貿易的資金來購買德國的機器裝置,各種工業品,對德國的經濟是有好處的。
對李安生來說,總比向美國借款的好,美國佬的氣量可並不大,已經迅速的給他拋棄。
“可是東北的財政收入可並不多,德國當然歡迎這麼一份大訂單,也願意提供借款,但是據我所知,貴國政府是無法對這個計劃進行支援的,資金上完全不行。”
東北今年大概有八千萬兩銀子的財政收入,雖然這麼點財政收入完全不被放在威廉二世的眼中,但這時針對德國而言,要是對於俄國那樣的貧窮的農業國,或者日本那種畸形的國度而言,意義就很不一般。
如果真的幫助東北實現工業化,那麼財政收入也許就能夠迅速增長,或許能夠跟日本比擬。
日本去年的財政收入突破了兩億兩銀子——當然包括了中國的賠款,在李安生看來,要超過日本其實非常簡單。
“為了東北糧食,將來日本很有可能會對我國開戰,那麼東北的糧食,將會價格陡增。我認為,德國還是實行糧食戰略儲備的好。”
李安生繼續開始忽悠,是啊,日本跟俄國都是無法容忍東北走上工業化道路的,一個強大的中國非常讓他們警戒,戰爭是早晚的事情。
威廉二世也贊同這種觀點,尤其是日本,那種畸形發展的國家,早晚會成為對外侵略的國家。
東北是日俄的勢力範圍,他們絕對不會放任東北的強大。
這麼看來,將來的確很有可能在東北發生戰爭,似乎,糧食價格的確會猛增。
“德國的確應該儲備糧食,你的東北振興計劃,我們會認真考慮。但是,特使先生,你真的確定要在英國訂造戰艦嗎?不繼續向德國訂造?”
其實德國的船廠並沒有太過寬裕的容量,威廉二世的興趣也不是太濃,他只是不甘心訂單落在英國手中。
“說到底,我國還是準備走自造戰艦的道路,我們需要技術,需要從英國戰艦上頭找到借鑑,當然,我們也需要他們的技術。我承認,德國的蒸汽輪機技術已經超過了英國,在艦炮、燃油鍋爐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但是,我同樣需要來自英國的技術參考。如果貴國願意提供多的技術的話,我會考慮在明年訂造戰列艦。我國的主要敵人是日本,所以,我需要大口徑的主炮,比如日本人剛在英國訂造的鉅艦,我猜測主炮口徑達到了14英寸。”
威廉二世頗有不悅,提高了聲音說道:“難道,特使先生認為,我們德國的戰艦不如英國戰艦?”
李安生接連搖頭,說道:“不不,恰恰相反,我認為德國的戰艦加屬於精品,生存能力遠強於英國戰艦,只是在主炮上面的步伐跨越的太小了些。”
其實今年以來,德國的主炮技術又有了提升,305毫米口徑50倍徑的主炮射速快射程遠,重量也輕,威力也相當不俗,考慮生存能力的話,李安生還是情願選擇德國戰艦。
“正因為德國戰艦是以英國海軍為假想敵,才使得在造艦技術上不斷進步,超過了英國。如果假以時日,我敢斷定,英國的艦隊在海上將會完全不敢與德國海軍抗衡。只是,這需要時間,我相信,只要給德國十年時間,能夠硬生生拖垮英國。”
威廉二世頓時來了興致,連忙問道:“這是真的嗎?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