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2 / 4)

小說:炮火1906 作者:大熱

先生,你的論調似乎很穎,為什麼給德國十年的時間,就能拖垮英國?”

“英國在它最強盛的時期就已經隱含著嚴重的問題,1870年以後英國就在經濟發展上顯露出疲態。儘管絕對實力上頭,德國與美國還沒有完全超越,但對於英國這樣的國家,如果不能保持領先的發展速度,絕對的落後是遲早的事情。”

威廉二世做出了請的手勢,希望李安生繼續談下去,翻譯似乎開始出汗,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幸好李安生突擊學習了一點德語,還能夠夾雜著一些半生不熟的德語來談話。

“在德國面前,我認為,英國喪失了工業科技的優勢。英國雖然是第一次工業**的先行者和絕對領導者,但農業依然是英國最大的行業,手工業者也依然具有很大的份額。第二次工業**幾乎同時在幾個先進國家同時發生,但技術發明和創造的主要國家已不是英國,而是後起的德國和美國。即便是英國發明的先進技術,也因工業界的保守思想而沒有發生積極作用。可以說,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經濟制度的創機制,它們並沒有跟在英國後面亦步亦趨,而是接受了現代化的思想精髓,採取最的科技成果,大力發展電力、化工、石油、電器、汽車等興產業。反觀英國,還在孜孜不倦的向中國,向全世界傾銷他們的棉紡織品,真是可笑。”

說到英國的棉紡織品傾銷,李安生似乎很憤慨。

而威廉二世則插了句玩笑話,“對了,英國似乎還在全世界進行他們那賊頭賊腦的鴉片貿易,這夥混蛋,他們當年對貴國可真是禍害不淺。”

李安生哈哈大笑起來,繼續說道:“是啊,可悲的是,英國加沒有及時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英國經濟以棉紡、煤炭、鋼鐵和造船為支柱產業,英國在這些產業中的領先地位是保持英國經濟優勢的關鍵因素。但到1870年以後這些產業的裝置都已陳舊落後,英國沒有及時對技術裝置進行換代。雖然由於世界市場的擴充套件,英國仍能保持經濟的低速發展,但其所佔市場份額相對減少了。當然對於像英國這樣已經形成工業化規模的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加困難。但當時的情況是,哪個國家在興工業部門佔據優勢,它就可以開拓興市場並獲得高額利潤。由於慣性力量,造成英國在興產業的研發方面落後於美國和德國,因此英國興產業佔整個工業的比重低,其產值佔整個工業總產值的百分之幾,真可憐。再這麼下去,我真不知道他們該如何維持世界霸主的寶座。”

“對,他們哪裡有資格稱什麼日不落帝國,夕陽,他們只是夕陽,我們德國才是興的霸主。”

威廉二世覺得李安生的話相當有道理,很有同感,忍不住叫起好來。

於是,李安生鼓足了勁,繼續忽悠。

“目前英國本土投資只佔30,其他70的資金投在國外,英國幾乎佔全世界總投資額的一半。資本的輸出使倫敦成為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國在國際貿易中也獲利甚豐。但是,資金不斷地從國內轉向國外,長此以往,便制約了國內的生產投資和技術革,造成英國經濟的對外依附性,並且形成了國內一個龐大的食利階層。依賴性的經濟是十分脆弱的,英國經濟必須圍繞著國際經濟運轉,必須確保無形貿易的收入,必須確保金本位制、自由貿易政策和平衡財政等經濟手段的有效執行。一旦這些條件改變,經濟的依賴性必然成為一種制約經濟發展的力量。”

這些都是李安生根據胖叮噹提供的資料所研究出來的,確實,大英帝國的弊病很多,主要就是這些,積重難返。

威廉二世點頭道:“還有法國,法國同樣是個依賴海外投資的國家,或者說,在海外放貸,看看法國佬,他們全部是在海外放貸的債主。”

“我個人很希望德國能夠幫助我們在教育上進行革,我很欣賞德國的教育體制,我認為,德國強大的原因,還是在於教育方面。例如在政府對教育的財政投入方面,1838年,普魯士政府用於教育的支出達300萬塔勒,相當於同年英國教育支出的20多倍,1900年德國教育經費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9,同年英、法只佔0。9、1。3。德國已經實現了初等教育的普及,教育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國民整體科學素質。從1851年到1900年50年中,德國在基礎科學與技術科學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共計兩百項,遠遠超出英、法兩國之和,無疑,德國已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科學技術的中心。大量技術、裝置的迅速採用,促使德國在最技術基礎上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正因為德國的強大,才使得我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