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就想笑:想起了在鍾家良的老巢西學會………海京之窗,福通老闆是如何滿頭流汗給鍾家良和翁建光推銷自己的計劃,希望提高資本,把自己的錢莊升級為西洋銀行的。只可惜,翁建光只要錢修鐵路,它是個無底洞,哪裡會把錢投入什麼銀行。而鍾家良那時候已經開始籌劃自己的宋商銀行,怎麼可能給潛在競爭者投入資本?
可憐福通老闆不知道自己說破嘴皮子也不可能打動面前兩個各懷鬼胎的大佬。甚至於在他推銷之後,鍾家良得到了信,立刻把他重金聘任的兩個法國回來的西洋金融通才給挖走了!估計福通老闆拿槍爆了鍾家良腦袋的想法都有。所以迄今為止,福通錢莊只能透過做傳統金融來經營,從放高利貸到典當什麼都經營,甚至於還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以應對越來越多資本雄厚、風格兇殘的西洋式銀行的競爭。
走過福通錢莊,再經過一批打死也不走或者眼疾手快購買了這條街地皮的商鋪,就到了城市的最中心:三一廣場。龍川因為是修建鐵路的節點,其城市建設也是得到了額外的撥款,是作為樣本來修建三一廣場的,龍川也得到了十大模範城市之一的殊榮,皇帝希望每個大宋城市都變成這樣。三一要成為每個城市的中心。
對於方秉生而言,只不過代表著面前出現了石板鋪成的巨大空地。面前矗立一塊巨大的石頭,石頭粗糙未加磨礪,在廣場入口顯得分外刺眼,上面鐫刻著幾個斗大的中文燙金大字:“主照亮我”下面是一行拉丁文:D0minusilluminati0mea,再下面是英文:TheL0rdismylight。這也是目前全球霸主英國的最大翰林院的牛津的校訓。
放眼看去,右手邊就是曾經滿清官衙的圍牆,不過已經被漆上了白色,上面一樣寫著斗大的標語:“為耶穌服務!把善事做到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到耶穌身上。”左手邊則是面對官衙圍牆的一棟長長的兩層小樓,上面窗戶明亮。這正中間就是一座和兩層小樓接在一起的樓,沒有采用法國富麗堂皇的風格,也沒有采用英國壯麗樸實的風格,而是使用美國式簡約簡單的建築,上面高高矗著一根十字架。空地廣場上有石板、也有沒鋪石板的泥地,上面單槓、雙杆、足球門什麼的。
對於寸土寸金的中心街出現空地是很罕見的事情,以這空地的規模足以再造三個法國巴黎銀行了。但是不論你再有錢,你也不可能買到這地皮,因為這地皮的所有權歸於皇帝!儘管土地可以買賣轉讓,但官衙地皮肯定不會給你平民,否則把縣令掃地出門怎麼辦?
皇帝得到大宋後,一紙詔書,以原有清國衙門為基準,每個城市衙門西邊的一大塊空地強制收購為國有。然後這塊空地中間修建學校操場(廣場),最西邊建立學校教室,正對廣場的地方修建教堂,形成以教堂為頭、左邊為校、右邊為衙的品字形結構,中間為學校操場和教堂空地。並且教堂上面會設立一個巨大的機械鐘,用做上下課和全城的報時,這個很貴的鐘,皇帝掏腰包。這就是皇帝的“三一中心計劃”。
“三”是以神立國的海宋很喜歡的數字。三位一體,在聖經裡解釋為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這裡則代表:教堂、學校和官府;也可以解釋為:信仰、智慧和奉獻;這計劃保證教堂(信仰)、學校(智慧)、官府(奉獻)三位一體位於城市中心,彰顯大宋的治國決心。
不過這教堂是朝廷掏錢建立的,只不過是個建築,裡面的教會是誰,則需要各個教會來競爭一下,以各個教會對所在地區的貢獻或者信徒人數為標準,這立刻成為每個教會殊死爭奪的榮耀。誰能得到這城市中心的教堂,就代表著自己對城市信仰做出了貢獻,就會取得在該城信仰老大的地位。
然而爭奪不是小教會能做到的,取得這教堂使用資格的教會,也要負擔左邊教會小學的教學任務,只有規模實力強大的大教會才可以做到這點。錢不是大問題,問題往往在於你的教會可以一次提供那麼多合格的小學老師嗎?人才才是一切。
龍川城的新教長老會實力最強大,但也沒有實力可以支援起一個小學,就聯合其他新教教會力壓天主教一頭,搶到了這個公費設立的教堂和小學。看起來天主教有著全球一體的組織,新教多如牛毛的教會貌似不是對手,然而事情卻是相反的,新教遇到這種事情,往往會聯合起來,出錢出老師,組建“基督聯合小學”。
但天主教找不到盟友,因為天主教和新教本來就是類似於滿清和海宋的關係,後者是造反前者起家的。直到現在,天主教激進分子還會公然說:路德或者加爾文在地獄裡被做著燒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