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還要撒上孜然,滋味可好啦!(兩者都是新教的開拓人物)。而新教激進分子則一樣敢於公然講:你們見過大巴比倫嗎?去看看天主教就行(大巴比倫是罪惡遍地的地方,上帝毀滅之)。兩者的非激進和激進分子的區別僅僅在於:激進分子是公然說到對方臉上,非激進分子在肚裡講。
因此在搶奪大宋中小城市的中心三一街的戰爭中,天主教全面敗北,僅僅攻取全國四分之一的城市。不過這個比例非常公平,這和兩者之間受過中學以上教育的高階精英人數比例、以及悍不畏死的傳道士數量比例是差不多的。
教堂牧職人員在平常當老師,教育孩子,在週末則使用教堂做禮拜,孩子們則充入唱詩班什麼的,中間的廣場設定:足球門、單杆、沙坑等,白天用做體育課和體育操場所,晚上和禮拜日對市民開放當做廣場。而且因為和衙門一體,各個官員也經常會充作教師給孩子們講講做人的大道理,或者在主日崇拜全城基督徒聚會的場合裡,被請到臺上講講自己信神的見證。
這種建築規格一推出,城中心三一小學就成為搶手貨,無數豪門擠破頭把自己孩子往裡面塞。因為這三一除了信仰智慧和奉獻的解釋外,很明顯的還可以解釋為:你小時候在左手邊的房子裡讀書,去上面的教堂敬拜神,等你大了,你就進入右手邊的建築裡做官了!三一就是:讀書、老天(神)保佑、然後做官!完美的流水線作業,品字形的建築就給無數百姓宣示著海宋的富貴理念。
其實除了這開闊莊嚴的廣場之後,還有第四位,那就是墓地。方秉生知道在這個教堂後面定然被劃出一大塊空地,專門設定墳地,供本地基督徒下葬,這個他再熟悉不過了。
當年朝廷開始修鐵路的時候,輿論鋪天蓋地的反對,最主要的就是兩條:一、這玩意經過時候震動太大,地脈和山氣都受到影響;二,肯定會驚擾祖先。這些輿論並非是非基督徒專有的,很多本土基督徒也持著這個態度。畢竟風水和祖先就好像腦後的辮子,不,比腦後辮子歷史還要長兩千年,哪裡那麼容易肯被剃掉的。
皇帝為了反擊這種輿論,連續授意報紙圍攻敵軍。最有力的反問是《中國人到底愛不愛祖宗?》皇帝沒有說祭祖不對,也沒有講這個祖墳立刻給鐵路讓路,誰敢阻撓施工就打得誰頭破血流,皇帝說的是:國人都宣稱自己敬愛祖先,可是國人卻把祖先葬在郊外,還藐稱為亂墳崗子,並經常出現鬼魂害人事件,那麼說祖宗就是一群壞蛋咯?讓活人都怕啊!
這打得敵軍啞口無言。沒到清明或者掃墳時刻,誰沒事喜歡去亂墳崗子玩啊?但是亂墳崗子裡不就是你我的祖宗嗎?先敲掉敵軍囂張氣焰後,皇帝又做了貌似“無可奈何”的讓步:“國人從來就尊敬祖先,這也符合聖經教導。我們聖經也說了,等世界末日大審判的時候,所有的死人都要復活,骨肉都要重長如新,一起聽福音接受審判。
既然如此,我也只好讓步了,鐵路繼續修,但是驚擾祖宗的事呢,我格外開恩,給每個城鎮中心都開闢公用墓地,讓所有愛神忠君的國人可以讓祖宗入城,讓你們可以和祖先同住,時常敬拜探望祖先。”這就是伴隨鐵河計劃開始的“尊祖入城”政令。
歐美基督徒是把墳地修在城市裡的,而且還非常喜歡墓地附近,安靜、空氣好。但是國人哪裡見過這個呢?這簡直是在城市中心修建亂墳崗子啊!平日裡是虛頭八腦的又是給死人立牌位又是上香的,但真遇到祖宗埋在自己家門口,還不給嚇死?晚上都別說出門了!
這下子,輿論完全有苦難言了:你要不反對吧,說不定明天你家門口就全是墳地了。你要反對吧,那你到底是尊重祖宗還是你怕祖宗?你怕什麼?你祖宗死了也是個大壞蛋嗎?
所以誰支援祖宗入城為鄰,說明那祖宗是個好人,不害人;而誰反對祖宗入城為鄰,那祖宗定然是個壞蛋,死了都是個壞鬼!《你祖宗死了都是個壞蛋嗎?》………大宋皇報悍然把這個做標題,大罵反對皇帝該計劃的滿清餘孽他祖宗也是壞鬼,死了都在害人!氣得所有看見的人都恨不得把報紙撕了,然後扯上三尺布,大書“老子造反了!”。但所有了解國人品性的人都知道這不過是想象一下而已。
這樣隨著鐵路修建,被徵用的地皮上有祖墳的,可以自動獲得就近入城安葬的優惠。而且亂墳崗子還有好處,第一:肯定不是良田,徵用補償少;第二:都在這裡修墳,說明地勢不錯,下雨時候不至於有山洪啥的沖毀路基。方秉生他們這群黑心的匪徒,就喜歡鐵路過亂墳崗子,省一大筆錢呢。
當然經常激起鐵路公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