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革明 作者:蝴蝶的出走

,所以還是和尋常女子不同,因獻詩而配了士子。這和小生落難,下獄捱打,到底中了狀元的公式,完全是一致的。

二十三日之夜,附記。

CC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五年三月《文學》月刊第四卷第三號,發表時題目被改為《病後餘談》,副題亦被刪去。參看本書《附記》。

〔2〕宋端儀字孔時,福建莆田人,明成化時進士,官至廣東提學僉事。著有《考亭淵源錄》、《立齋閒錄》等。《立齋閒錄》,四卷,是依據明人的碑誌和說部雜錄的筆記,自太祖吳元年至英宗天順(1367—1464)止。魯迅家藏的是明抄《國朝典故》本,殘存上二卷。

〔3〕“禮不下庶人”語見《禮記·曲禮》。〔4〕《匯刻書目》清代王懿榮編,共二十卷,系將顧修原編本及朱隘增訂本重編而成,是各種叢書的詳細書目,共收叢書五百六十餘種。後來又有《續匯刻書目》、《續補匯刻書目》、《再續補匯刻書目》等。

〔5〕《宮閨秘典》即《皇明宮閨秘典》,又名《酌中志》,明代劉若愚著,共二十四卷,寫明末太監魏忠賢專權時的宮廷內幕情況。

〔6〕傅某指傅增湘(1872—1949),字沅叔,四川江安人,藏書家。曾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著有《藏園群書題記》等。

〔7〕《永樂實錄》明代楊士奇等編纂,共一三○卷;《明史·藝文志》作《成祖實錄》。

〔8〕《安徽叢書》安徽叢書編審會編輯,共四集,內容為彙集安徽人的著作,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五年間陸續出版。

〔9〕俞正燮字理初,安徽黟縣人,清代學者。著有《癸巳類稿》、《癸巳存稿》、《四養齋詩稿》等。《癸巳類稿》,共十五卷,刻於道光癸巳(1833),內容是考訂經、史以至小說、醫學的雜記,《除樂戶丐戶籍及女樂考附古事》一文載《癸巳類稿》卷十二中。收入《安徽叢書》的這一部書是作者晚年的增訂本。

〔10〕王世貞(1526—1590)字元美,號鳳洲,別號合艹州山人,太倉(今屬江蘇)人,明代文學家。官至南京刑部尚書。著有《合艹州山人四部稿》、《合艹山堂別集》等。《合艹州史料》,明代董復表編,系採錄王世貞著作中有關朝野的記載編纂而成,計前集三十卷,後集七十卷。

〔11〕齊泰江蘇溧水人,官兵部尚書;下文的黃子澄,江西分宜人,官太常卿;茅大芳,江蘇泰興人,官副都御史。他們都是忠於建文帝的大臣,永樂登位時被殺。

〔12〕惰民又作墮民,明代稱作丐戶,清雍正元年(1723)始廢除惰民的“丐籍”。教坊廢於清雍正七年(1729)。女樂廢於清順治十六年(1659)。

〔13〕“舒憤懣”漢代班固作有《典引》一文,歌頌朝廷功德,文前小引中說:“竊作《典引》一篇,雖不足雍容明盛萬分之一,猶啟發憤滿,覺悟童蒙,光揚大漢,軼聲前代;然後退入溝壑,死而不朽。”“舒憤懣”,即班固所說的“啟發憤滿”。

〔14〕“不亦快哉!”金聖嘆在他批評的《西廂記》的《聖嘆外書》卷七《拷豔》章篇首中說:“昔與亞斤山同客共住,霖雨十日,對床無聊,因約賭說快事,以破積悶。”下面就記錄了“快事”三十三則,每則都用“不亦快哉”一語結束。

〔15〕《琳琅秘室叢書》清代胡珽校刊。共五集,計三十六種,所收主要是掌故、說部、釋道方面的書。《茅亭客話》,宋代黃休復著,共十卷,內容系記錄從五代到宋真宗時(約當公元十世紀)的蜀中雜事。

〔16〕《四部叢刊續編》商務印書館編選影印的叢書《四部叢刊》的續編,共八十一種,五百冊。

〔17〕洪邁(1123—1202)字景廬,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宋代文學家。《容齋隨筆》、《續筆》、《三筆》、《四筆》各十六卷,又《五筆》十卷,是一部有關經史、文藝、掌故等的筆記。〔18〕張元濟(1867—1959)字菊生,浙江海鹽人,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著有《校史隨筆》、《涉園序跋集錄》等。《容齋隨筆五集》有張元濟寫於一九三四年的跋,其中說:“清代坊刻,《隨筆》卷九闕《五胡亂華》一則,《三筆》卷三闕《北狄俘虜之苦》一則,卷五闕《北虜誅宗王》一則。蓋當時深諱胡、虜等字,刊者懼罹禁網,故概從刪削。”

〔19〕晁說之(1059—1129)字以道,號景迂,清豐(今屬河北)人,宋代文學家。著有《嵩山文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