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2 / 4)

境之中,三位堂弟不是蠢人,多與天南海北士子們結交往來、切磋技藝,想來便能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如此,也許會有所進益。”

她後來打聽了一下,才知道趙三叔對兒子們的要求很高,所以平日裡管束得很緊,自然也沒什麼機會出去與人交遊。自己在家裡苦學,就算下再多的功夫,沒人切磋,也不免會有疏漏的地方。

第72章 修身齊家

趙瑾之道; “主意自然是好的,只怕不趕趟兒。你那房子什麼時候才開始修?再有一年多,就是下一科春闈之時了。”

“我知道。”清薇說; “一年的時間應該足夠了。剩下的時間讓他們去與人交遊切磋; 應該也正好。反正應試舉子也是那時候才會入京。”

“那這一年呢?”趙瑾之隱約有些明白清薇的意思了,只是還沒有想明白。

清薇含笑道; “這一年,何妨讓他們出去走走。我聽說; 許多讀書人都會出門遊學; 一來是尋找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的老師求學; 二來也是與各地計程車子交流,三來,可為自己揚名。”

趙瑾之恍然; 介面道,“最重要的是能看看生民百態,知曉世事艱辛,是否?”

科舉考試的試題; 雖然大部分都從四書五經而來,但多少都會有時政方面的內容。尤其如今是皇帝親自出題,而虞景正是勵精圖治的時候; 這方面的內容一定更多。多瞭解國計民生,自然對策問十分有用。而切準了題,這場考試也就有了大半把握了,其他無非是官樣文章; 這個是從小就學的,大部分舉子之間彼此差距不大,就算趙瑜和趙珍再平庸,也不會有問題。

當然,若這樣他們還不開竅,或者還是沒有切中試題,那也就說明兩人並不適合走這條路,不必將時間浪費在這上頭了。

見清薇點頭,趙瑾之沉吟片刻,道,“這倒是個好辦法,我想三叔也會答允。但讓他們去哪裡比較合適?”

“自然是回原籍。”這一點清薇已經想好了,立刻答道。

趙瑾之一想,也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趙三叔是被過繼出去了的,但是這麼多年來,除了過繼的時候他親自回祖籍祭拜過之外,就沒有再回去過了。至於他的孩子們,更不用說,只知道有這麼一回事,連祖籍都沒回過。所以現在,理由也是現成的。畢竟祭祖這種事,總是不嫌多的。

正好再過幾個月便是中元節,時機也合適。

當然,這只是出門的理由,既然還有一年時間,自然不可能祭祖之後就回來了。不過有了這個提示,趙瑾之也開始規劃起路線,“祭祖之後,正好可以往秦州走一趟,那是我大魏龍興之地,自然該去看看。”

“秦州往西,異族便漸漸多起來了。前往西域行商的商隊,多半都會在這裡修整暫歇,找個商隊跟著去西域,也不是什麼難事。”清薇道,“不過我更屬意另一條路線。”

“什麼路線?”

“從秦州乘船往下。”清薇說著,手指在空氣中輕輕一劃,彷彿就將這條路線畫出來了似的。

已經是至親夫妻,趙瑾之自然知道她的記憶上佳,連宮中輿圖都能完全記住,規劃處一條路線,自然是信手拈來。他自己低頭順著這條路線想了想,才有些不確定的道,“去西南?”

要知道那裡可是才打過仗,雖然說土人已經被打服了,但總歸潛藏著危險。再說大部分的地方又是不毛之地,貧瘠荒涼,實在沒什麼看透。

但趙瑾之也明白清薇選擇這個地方的理由。

一來趙瑾之曾經在這裡作戰過,現在過去的時間還短,他的名聲肯定還在流傳,能大大增強兩位堂弟的信心。雖然實際上趙瑾之已經沒辦法在這裡照拂他們了。二來這裡也是異族居多,風俗民情都與中原大不相同,也可以增廣見聞。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虞景曾將江南水患受災的百姓盡數遷居於此,墾荒安家,但到底效果如何,只有親眼看到才能確定。

虞景施行的政策還並不多,所以這也是最直觀的讓他們瞭解如今這位陛下和他的政策的辦法。

如此想著,他不由點頭道,“然後順著此前移民時開闢出來的道路,前往富甲天下的江南,再從江南乘船回京。一年時間,應該就差不多了。”

只要把這條路走一遍,趙瑾之相信,就是再笨、再不知民間疾苦、再不懂變通的人,也一定會脫胎換骨。何況他們趙家的男人沒有一個笨的,這個辦法應當會有效果。

最妙的是這一路上也可以結交不同的朋友,到時候齊聚京城時,他們也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