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3 / 4)

不會被冷落,而能夠自然的融入其中。不說能夠成為領頭的,但藉著地主之誼,加上趙家子弟這個出身,佔據一席之地是沒有問題的。

雖說會試是要糊名的,但考官們自然也有自己的辦法,不著痕跡的關照那些需要重點注意的舉子。比如監考的時候路過一下,不巧看到了對方的答卷,比如認出對方的字型,謄抄的時候留下個印記。這跟舞弊不同,畢竟答題靠的是自己的真本事,只不過有了這種照拂,排名就能往前挪一挪了。前十太惹眼了誰都不敢碰,但二甲和三甲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禮部負責科舉之事,這裡可都是趙定方培養出來的班子,照顧一下他的侄子再正常不過。

到了殿試的時候,連糊名都不用了。他們是趙定方的侄子,那麼不管是考官還是虞景,都可以大大方方的給面子,讓他們的名次更好看。

當然,這最後一點,彼此心知肚明便是,不必說出來。

這個考慮可以說已經是非常周全,所有能夠影響到的外部因素都已經涉及到,作為家人而言,趙瑾之和清薇已經盡力了,至於結果如何,端看他們自己的造化。

趙瑾之趁機握住清薇的手,道,“娘子辛苦了。這件事回頭我去同三叔說,儘快把人送走。”

清薇不著痕跡的把手抽回來,臉上的表情不變,“這是我分內之事。”

“話雖如此,但娘子如此盡心,為夫心中十分感動。”趙瑾之厚著臉皮再次湊過來,“難怪都說家有賢妻夫禍少,這些事我平常難以注意到,讓娘子費心了。“

清薇把人推開,板著臉道,“好好說話,不要動手動腳。”

趙瑾之道,“不是動手動腳,只是馬車坐久了身上不舒坦,我來給娘子揉捏一番,鬆快一下。”

說著殷勤的替清薇捏起肩來。

過了這麼久,清薇心裡其實並沒有多生氣,畢竟那是夫妻之間的情趣,不至於總放在心上。只是今日是趙瑾之的生辰,若給了他好臉,他免不得就會得寸進尺、變本加厲,所以清薇才非要板著臉,好讓他收斂些。

所以她心思一轉,覺得就自己跟趙瑾之二人出城登高,似乎也不太好。於是便對趙瑾之道,“既然定下了,不如趁早同三叔說。”然後有掀起簾子,吩咐車伕,“調頭去芰荷園。”

反正趙定勉今天肯定會來,畢竟他對這些很感興趣。就算賞菊會上不方便說話,回去的時候也可以直接開口,免得還要特意去找他了。這雖然不是件小事,但清薇覺得,趙定勉未必喜歡大家把它當成一件大事來辦。

說來也巧,馬車才在芰荷園門口停下,兩人就聽到前方傳來的喧譁聲。趙瑾之掀開車簾一看,便道,“是三叔到了,好像有些麻煩。”遠遠的看不清,但趙定勉彷彿是在同人爭執對峙,情況不大妙,因為對面的人不少,他身邊卻只跟著兩個長隨。

不過趙瑾之也不著急,使了個眼色讓跟著的家丁去問清楚是怎麼回事,然後才回身將清薇扶下來。

不一會兒家丁回來,低聲將事情說了。

原來站在趙定勉對面那人乃是京城中著名的紈絝杜晟。杜家是世家,杜晟的曾祖父亦是開國勳臣,被封了爵位的。但杜家在京城之所以風頭這般盛,乃是因為他的一位姑奶奶,正是武帝的皇后。文帝本來就寬念舊臣,杜家又是自己的外家,自然格外恩遇。以至於京中人人都給杜家幾分臉面。這杜晟也就沒人敢招惹。

而他之所以跟趙定勉起衝突,原因說起來也有些好笑。

杜晟在家中也是行三,是最小的一個,自幼被寵慣著長大。他自己也是不爭氣的,沒想過求什麼上進,反正仗著杜家的門楣,京城裡誰見了他,都得恭恭敬敬的叫一聲杜三爺。偏巧趙定勉也是在家行三,是最小的一個,而且跟上面的兄長比起來顯得十分平凡。再加上兩個人都對這些吃喝玩樂的東西頗感興趣,一來二去,這杜晟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就把趙定勉當成了他的對手。

若趙定勉的確是這樣也就罷了,但他其實還有上進的心思,所以也從不覺得自己跟杜晟是一路人,對他的挑釁從不理會。這被杜晟當成了蔑視,自然更上趕著找他的麻煩。兩人你來我往,也算是鬥了好些年,好在都知道分寸,倒也沒鬧出什麼事來。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杜晟始終佔據上風,也就“大慈大悲”不跟趙定勉計較了。

但自從趙定方入閣之後,情況又不一樣了。以前杜晟是京城中最紅的那個紈絝,人人見了都笑臉相迎。但如今杜家式微,趙家卻起來了,眼看身邊的人都開始討好起趙定勉,他很快就能取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