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烏蘭察布和承德等幾個後勤分部,各種彈藥、被裝和糧食等戰備物資已經堆積如山。
如今各個參戰的主力部隊已經領取了物資,並集結到各個戰區展開,所有部隊都進入了戰備狀態,隨時可以參加戰鬥。
各個主力師幾乎每天都會召集營以上幹部到師部參加作戰會議,對即將到來的戰役進行研究討論。各個基層單位的官兵的訓練,整個冬天都沒停下來,準備的相當充分。
武裝警察部隊和大批基層火槍民兵等準軍事單位和民兵作戰單位,即便這個冬天室外滴水成冰也沒有閒下來。甚至他們還和主力部隊一道,在風雪交加的環境裡,參加了數次雪地長途拉練行軍。
北方冬季雪地環境的長途行軍極其艱苦,即便是主力部隊也是每年僅進行一次到兩次,而且每次都累得精疲力竭。何況是準軍事部隊和民兵部隊了,一個冬天的訓練下來,讓他們幾乎都脫了一層皮。
雖然軍委會在戰前,對這次中原戰役的戰鬥強度預估的並不高,但對於各參戰部隊的要求依然一點都不放鬆。
而且軍委會政治部,也在這個冬天加強了各部隊的政治思想教育,每週兩次的思想教育活動,也搞得都是有聲有色。
主要為了部隊進入戰區以後,必須遵守戰場紀律,維護戰區當地百姓的生命財產的安全。不斷的對官兵灌輸一個觀念,遠東軍是華夏民族的武裝力量,遠東軍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保衛華夏民族百姓和財產的安全。
雖然對於這個觀念,很多官兵並不能深刻的理解。甚至在這個時代傳統的老百姓眼中,幾乎沒有什麼民族觀念,當兵吃糧,就是替人賣命,至於替誰賣命都一樣。
就算是在儒家文化裡,忠誠的意義,更多的是忠誠於自己的主人,忠誠於封建皇家,但是絕對沒有忠誠於民族這個概念。
雖然想要改變這個時代傳統封建的思維,需要長時間不遺餘力的努力,甚至透過遠東的基礎教育系統,寄望於下一代人才能實現。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