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個訊息,一時間都被震撼的目瞪口呆。
那可是韃子啊,當年大明在遼東佈置了多少的軍將啊,還不是讓兇悍的韃子打得落花流水。崇禎二年甚至讓韃子打到了北京的城下,眼睜睜的看著韃子劫掠了幾十萬大明百姓,從容回到了遼東。
當時北京聚集了幾十萬大明軍隊,可竟然沒有一名大明軍將敢於直面韃子的鋒芒。等到韃子離開了,各路明軍才開啟城門,紛紛聚集到北京城下。
可現在由不得他們不相信,事實已經擺在了眼前,為今之計,只得試著和遠東接觸一下了。畢竟遠東自稱是宋氏後裔,同屬漢家血脈,不管如何先派人去遼東,與遠東和談方是上策。(未完待續。)
第四百零一章天朝來使
隨著遼東各地局勢的逐漸穩定,軍委會的官兵也終於可以在各自駐地輪流休整。這一個多月來,李明每天都只能睡兩三個小時,確實把他熬壞了。
遼東各地慢慢平靜,李明終於有機會補了幾天覺,睡得昏昏沉沉。說來也怪,之前天天不睡覺也沒有現在這麼困,真是越睡越沒有精神頭。
現在遼東百廢待興,軍委會的人可以休息,李明卻閒不下來。誰讓他還兼著民委會的常委呢,所以李明休息了幾天,就去民委會跟著大家繼續忙碌。
王和領著民委會的一幫人,正在著手製定各項政策法規,以及規劃行政機構,為未來建國做準備。這項工作非常繁瑣,但是一幫曾經在體制內的員工,還有幾個當年在法律系統工作過的人,卻都像打了雞血似的,天天聚在一起沒日沒夜的研究、辯論。
有時候還分成幾派,臉紅脖子粗的戰鬥不止,雙眼通紅的樣子,就像一群鬥雞。如果沒有王和從中協調,他們非打起來不可。
李明實在是沒有那麼多精力參與其中,索性就下到了基層,避開這些熱血的大齡青年。他現在負責主持遼陽的各項工作,又開始起早貪黑的忙碌了。
一旦進入到緊張的工作狀態,時間就變得快了起來。每天睜開眼睛就要應付一大堆破事,但作為遼陽地區的最高領導,李明責無旁貸,也只能耐著性子一件一件的解決處理。
今天李明剛一起床,就接到高建國的電話,讓他馬上去瀋陽,公司準備召開董事局委員會緊急會議。這肯定是有大事需要研究,所以李明把工作安排下去以後,坐上一輛吉普車趕回了瀋陽。
李明在遼東管委會的門前下了車,剛想進去就看到一輛卡車開了過來,車剛一停穩,胡偉從車上跳了下來。
他看到了李明,笑道:“李明,我可好長時間沒見到你了,聽說你在遼陽主持工作。你那裡的情況怎麼樣?”
“還能怎麼樣,天天從早忙到晚,不管是什麼工作都要安排,還不如做一些具體的工作呢。”
胡偉聽了哈哈大笑道:“哈哈……主持一地的工作確實是這樣,真不如做一些具體的工作。原來我也是和你一樣的想法,現在不也習慣了。”
李明苦笑著點了點頭道:“我在遼陽主持工作的這段時間,才算是真正的瞭解了民委會的工作,確實不容易啊。我寧願天天泡在軍營裡和戰士們訓練,也不願意每天呆在辦公室裡應付那些無休無止的事情。”
“讓你去基層主持工作,確實難為你了,可這一步你必須要走啊。”
李明聽了笑了笑,胡偉現在確實變了很多,他感慨的道:“是啊,不走也得走啊。”
兩人相視一眼後就哈哈大笑著一起走進了遼東管委會。走進大會議室的時候,發現就剩他們兩個沒到了。
連忙衝大家抱拳,表示歉意。
高建國笑道:“行了,你們一個在遼陽,一個在鐵嶺,沒人挑你們的理,趕快坐吧。”
等兩人坐下來以後,王和首先發言:“我們剛接到大淩河守備區的電報,一隊由大明官員組成的使團,已經抵達大淩河東部沿岸。看來大明王朝已經做出了反應,不知道這一次崇禎派人來的意圖是什麼?”
他說完又笑著道:“他們見到大淩河守備區的戰士,首先說的一句話是什麼,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猜到?”
高建國笑道:“他們不會是讓我們的戰士跪迎天朝使節吧?”
王和哈哈大笑道:“倒是沒有讓我們的戰士跪迎,但是天朝的做派卻做得十足。他們來遼東還真是帶著崇禎的冊封詔書來的,浩浩蕩蕩的百餘人,哈哈……”
旁邊的喬海鵬笑罵道:“大明還真是倒驢不倒架,居然跟我們來這一手。他們明知道打不過,卻弄來個使團,想用冊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