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們建立宗主國和藩屬國的關係。這樣面子裡子都有了,就是想找個臺階下。現在就看我們給不給他臉了,如果把他們羞辱一番趕回去,大明和我們還是會保持戰爭狀態。”
族事務處的處長吳源道:“其實我們接受大明的橄欖枝也沒什麼,不就是個名份嗎。給他就是了,現在大明就是想要個面子。”
他的話頓時引來了另一名民委會委員的不滿:“那你的意思,我們還要年年朝貢唄。大明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吧,想都不要想,我們遠東沒有一朝滅了大明就不錯了,還想讓我們做他們的藩屬國,真是不知所謂。”
“哼……我就看不慣歷代天朝那種納貢稱臣的形式,無非就是想以此宣揚國力,誇飾太平,讓中國的君主乃至其治下的本土臣民獲得一種強烈的精神滿足,沉迷於天下中心的地位。典型的自我陶醉,掩耳盜鈴式的愚蠢。
最可笑的就是滿清的奴酋乾隆,身上的羶味還沒褪盡呢,就敢大言不讒,說什麼天朝富有四海真所謂至於海隅日出,罔不率俾者矣!也就是說,海隅日出的普天之下,都必須來朝稱臣。結果怎麼樣,閉關鎖國,盲目的自大,最後整個國家差點兒都讓讓這幫敗家子敗光了。”另一個委員發表了看法,他也是強烈反對和大明保持這樣的關係。
公司辦公廳社保處的處長劉志鵬,倒是旗幟鮮明的支援吳源。他滿臉凝重的說道:“大明和我們同文同種,這個時代畢竟是皇權至上的年代,我們也要考慮與大明接觸了。如果我們橫衝直撞的進入中原,很難令大明百姓和士大夫階層對我們產生歸屬感。”
劉志鵬的話音剛落,整個會議室裡頓時靜了下來。大家都奇怪的看著他,就連吳源也是滿臉鄙夷。
高建國咳嗦了一聲,會議室內的氣氛頓時冷冽了下來。
“明末的那些士大夫階級都是些什麼狗屁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