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同生共死的兄弟,這些年像老鼠一樣躲在暗處苟且偷生,過著不人不鬼的日子?”
“你們中多少人家是軍戶,世代在穆家軍從軍,整個家族都以自家兒郎能加入穆家軍為榮?”
“直至今日哪怕以為你們已經死了,他們仍舊視你們為家族的英雄!你們要怎麼告訴他們,為了苟活於世,你們辜負了他們,你們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兄弟,就為了用他們的命,換你們自己的命?”
“還有那些被你們親手所殺的穆家軍的家眷們,他們若是知道了,該如何看待你們的家眷,這些你們想過嗎?”
秦河揚起的頭又低了下去,嘴唇緊抿,許久沒有說話。
他身後的五千兵馬也都沉默著,無人開口。
曾經被老將軍引以為傲的他們,終究是被引以為恥了嗎?
可是當時真的是別無他法了啊,不然他們誰又願意這樣呢?
大家都只是想活下去啊,只是想活下去這有錯嗎?
當年燕帝是鐵了心要滅掉穆家軍,為此不惜下了血本。
他們被二十萬大軍堵在葉谷關求救無門,光是那持續不斷的箭雨就滅了近半數人,剩下的也傷的傷殘的殘,真正能算是戰力的不足三萬。
眼看著糧食越來越少,天氣越來越冷,再這樣下去大家可能就都活不了了。
這時候劉承派人來告訴秦河,他可以想辦法救他們,但是他救不了全部,只能救其中一支兵馬。
畢竟他們還有三萬人,而燕帝是想要八萬人都死在這裡的。
八萬人都死了的話,屍體肯定不會一具一具去數,最後會直接一把火少了了事。
人數眾多,不仔細清點少一萬具屍首並不顯眼,但是一下子少三萬就太扎眼了,故而他只救一支兵馬,最多不能超過一萬五。
當時軍中統帥已死,這三萬人分成了三個萬人隊,由他和另外兩個將領分別統領著。
後來他和另外兩個將領聚到一起,才知道原來劉承對另外兩人也說了同樣的話。
最終大家商議說一起最後拼一把,努力衝出去,衝不出去大不了就死在這裡。
秦河應下了,一起喝了壯行的酒,私底下卻將自己手下的心腹小將聚起來,做出了相反的決定,還將另外一個將領手下的一名心腹拉攏過來,讓他帶領他手下的兵馬配合他們。
他不是不想努力,他不是不想跟大家一起往前衝,而是他知道真的衝不出去。
三萬人對二十萬,他們穆家軍就算再怎麼驍勇善戰那也是人不是神仙。
神仙可以無所不能,人卻不行。
他不想死,他還想見見他那個尚未出世的孩子,還想聽他喊自己一聲爹,所以他最終把刀揮向了自己的同袍,揮向了往日裡並肩作戰的兄弟。
任何事物從內部瓦解起來總是最快的,在對方還沒來得及反應的時候,一切就已經結束了。
他贏了,他活下來了,但因為這八萬穆家軍已經“死”了,所以從此以後他沒了名字,無法再重見天日。
當時燕帝還沒有駕崩,劉承不能放他們回去,也不能讓天下人都知道他們還活著,便將他們安置到了一處偏僻無人的山谷,讓他們自己種糧自己建屋,就像當初寧安寨的穆家軍一樣。
後來燕帝死了,劉承縱然真的謀朝篡位了,也還是不想在史冊上留下汙名,故而縱然知道那幼帝並非燕帝親生,還是扶持了他登基,挾天子以令諸侯。
如此一來,自然還是不能讓人知道他們活著。
他們從此就成了劉承私下裡的一支私兵,專門負責為劉承培養招募來的新兵,這次來圍剿穆淵眾人,是他們這些年來第一次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秦河對那些原本的同袍可以狠下心來直接下手,但是對於穆淵,對於一手教導了他的穆老將軍的後人,終究還是做不到如此的。
如果對面領兵的是別人,換做何大錘或者任何一個其他將領,他都可以狠下心殺過去,但是穆淵不行……
穆氏一族,只剩這兩個兄弟了啊。
所以這麼久了他甚至連個面都不敢露,躲在營中盼著這件事不用照面便能過去。
可是穆淵終究不是其他人,照剛才那個勢頭下去,用不了多久他們遲早會在戰場上碰面。
秦河想要避免的事情最終還是無法避免,只得按劉承所說,舉起穆家軍的軍旗,擾亂他們的心智。
已經“戰死”的穆家軍舊部陡然出現在眼前,還舉起了他們曾經熟悉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