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徐公說道。
楚國在版圖上徹底消亡; 魏國又宣佈自立門戶,周昊想要在短時間內扳回一城,贏回周王的信任; 最快最好的辦法就是拿下趙國。
對魏的戰事一直失利,就索性把目標轉到別的方向; 這雖然不是什麼值得稱道的事,但也恰恰說明了周昊是個懂得審時度勢的人
“不過周趙兩國現在可是盟國,周世子這麼做不大地道啊。”
周伯庸撇嘴道。
徐公笑著搖了搖頭:“周國當初與趙國訂立盟約本就是權宜之計; 早晚是要對趙國出手的,周世子不過是把時間提前了而已。”
周伯庸嘖嘖兩聲:“提前送死啊,可惜了,這周世子真是命不好。”
想要成功的前提是若愚確實是他的細作; 但可惜,若愚不是。
…………………………
周昊帶兵一路如入無人之境的打進了趙國,起初還帶著幾分試探之意小心翼翼地前行,但接連按照顧白給出的訊息攻下數座城池之後,終於徹底打消了疑慮。
但凡顧白對趙國真的有一點兒感情,都不會協助他一路暢通無阻地打到這裡。
如若是為了釣他上鉤引他入城也不會,因為這損失對趙國來說太大了,趙國不可能放出這麼大的魚餌。
“看來顧先生是個明白人,知道趙國即便對他再好,也是靠不住的。”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如今這個局勢,趙國勢必會被吞併,區別只在於是被誰吞下去而已。
既然如此,與其死守趙國,不如擇明主而棲。
周昊笑了笑,將書信放到一旁。
“他心裡也不見得就是真的願意投靠我們,說不定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徐公與劉承原本就不對付,如今更甚,說是死敵也不為過,顧白若想改弦更張投靠大燕,怕是沒等走入國門便被劉承處死了。
至於如今風頭正盛的魏國……他當初可是幫著他們大周攻打過魏國,他若真有二心,他就把他當初幫他說服趙王開啟邊境允許周軍入關的證據交出去,屆時魏國也會對他棄如敝履。
所以,顧白說白了根本沒得選。
周昊喜歡這種一切都盡在掌握的感覺,先前因對戰魏國的失利而造成的挫敗終於減少了一些。
他指著輿圖上趙京的位置,笑了笑。
“順利的話,再有三個月,應該就能攻下這裡了”
…………………………
此時的趙京一片兵荒馬亂,趙王滿臉驚恐的坐在王座上,道:“先生,這可怎麼辦?周世子已經帥兵攻到沂城了!”
有其他官員冷著臉不滿道:“君上,您現在問他又有什麼用?當初臣等就說過周軍不可信,怎可大開國門讓他們進入我周國境內?”
“如今好了!先前的擔心成了真!周國真的從背後捅了我們一刀!”
“依臣看,應該現將顧大人問罪才是!若不是他,我趙國也不至於到今日這般田地!”
面對這樣的指責,顧白麵色不變,隻眼中露出一抹不屑。
“王大人,當初讓周軍入關的意見雖是我提的,但你們也都當朝附議了並沒有反對的,如今出了事,就怪在我頭上,這怕是不妥當吧?”
“還有,我們雖然連失數城,但先前用放周軍入關的條件與周國合作時,也確實攻下了大燕大片領土,如今算來,其實還是贏多賠少。”
“不知王大人所說的這般田地是指哪般?難道像之前那樣墨守成規按兵不動才是對的?”
姓王的官員心生不服,想要反駁,然而顧白這些年確實為趙國做了許多實事,說句趙國能有今日多虧了他也不為過,故而趙王對顧白的信任也是根深蒂固的,一時半刻並不會改變,不待他開口便打斷了他。
“本王聽說周國此次忽然發難,是因為周世子在對魏的戰事上一再失利,急於立功,才會揹著周王如此行事。”
“那咱們如若去信給周王,不知周王會不會下令讓周世子撤兵?畢竟……畢竟我們兩國之間是有盟約的啊。”
此話一出,殿中大半人臉都綠了。
君上不是治國之才,他們早就知道,但說出這樣有如三歲小兒般的話來,還是讓人忍不住一口氣悶在心頭。
顧白輕嘆一聲,道:“君上,周世子既然敢如此做,就證明有利可圖,只要有利可圖,周王就算不喜他擅自行動,但也不會下令撤兵的,畢竟……”
畢竟他已經接連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