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也殺了許多土著人吧。”孫固譏諷道。
“你是誰啊!”一個濃眉毛的大漢站了起來,怒道:“五胡亂華,殺了多少漢人。安史之亂,殺了多少漢人。還有岐溝關之敗,整個拒馬河都讓我朝將士的屍體堵塞了,你敢不敢向遼國替那些將士討還一個公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孫固氣得差一點跳起來。
然而又能拿這人怎麼辦?難道將他殺掉嗎?相信前面一殺,接下來根本就談不好了。皇上會不會同意?
要命的此人所說的,讓孫固無法回答。
想公道,行啊,敢不敢討伐遼國哉!窩裡橫算什麼本事。
孫固氣得直哆嗦,好一會,才轉過頭對王巨說:“王子安,好一個蕃漢一家。”
王巨輕描淡寫地說:“不排斥啊,唐朝用了許多胡人胡將,漢武帝臨終前託孤大臣金日磾更是匈奴休屠王太子。但為什麼我朝防蕃蠻就象防賊一般,無外乎就是安史之亂了。然而切不可矯枉過正。安祿山是胡人,高仙芝與哥舒翰也是胡人。難道高哥二人也是反賊?唐玄宗讓安祿山擔任多個節度使,並且沒有做任何流任調動,一直呆在河北十幾年,又給予他軍政財所有的權利,並且給了鑄錢權。加上唐玄宗晚年昏庸,不理朝政,國政先是讓李林甫把持,後是更無能的楊國忠,精銳大軍卻又在遙遠的青海,甚至在更遙遠的蔥嶺河中地區,整個內腹兵力空虛。不要說安祿山是一個胡人了,就是一個有野心的漢人,也會產生謀反之心。反之,如果這幾個條件有一個不存在,安祿山就未必敢謀反了。”
“是啊,得要節制啊。”呂公著嘆道。
“呂公,也非是節制,得看是什麼情況。如果秦始皇不放心,不敢將秦國所有軍隊六十萬大軍交給王翦,秦國如何能統一六國。”
“秦始皇早年作為是一個英君,可惜晚年,”蔡確搖了搖頭。做為一個皇帝,早年秦始皇確實很了不起。
“蔡公,如果不是秦始皇一統中國,統一度量衡、文字等等行為,就沒有後來的各個朝代。因此他的一生是八分功,二分過。”
大一統對於中國來說,太重要了。
如果不是這個大一統,不要提天朝了,早讓倭國吞下去了。就是成立了天朝,如果不是大一統的天朝,同樣會被蘇聯與美帝撕成碎片。
反面的例子就是歐洲,如果中世紀歐洲有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物將歐洲統一起來,並且使所有百姓對這個大一統的國度認可,隨著工業革命到來,說不定整個地球都會被白人佔領。
所以太祖晚年嚴重歪樓,但公正的評價依然是三分過,七分功,正是這個原因。
王巨說道:“流官與分權是對的,但也要看,切莫矯枉過正。如果在南方,陛下不給我充分的權利,不說大理了,就是交趾,我也未必能拿下。當然,防一防也是必要的,並且有最好的例子借鑑,就象遼國與西夏,他們對漢人政策的尺度,我們就能拿過來借鑑。”
“再說蕃漢,在國內還能分一分蕃漢,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到了彼岸,蕃漢的身份又產生了新的變化。他們不是蕃漢,蠻漢,而是宋人。因此相對於彼岸,都是一國人,一族人,而土著人則是異族人。”
“如果想做聖母,雙方的手段都很殘忍,如果落到那些土著人手中,有可能不是被殺死,而是被吃掉。難道我們宋人做他們的食物,孫公,你才感到歡喜?當然,大家皆不爭,那是最好不過。可是不可能的。不相信我朝撤掉陝西與河北河東的所有駐軍,不用多久,遼國與西夏大軍就會揚長直入,對我朝瓜分了。換做個人也是一樣,比如孫公你,恐怕最遺憾的就是在我回來時,那群山匪未射死我吧。”
“你,你……”
“你什麼呀,同樣,我也恨不能陛下將你立即貶出朝堂!所以遷徙百姓對土著人的反抗,你懂了嗎!”
“子安,”老王拉著王巨袖子勸道。
“王公,莫要勸,我平生最不喜的就是這些偽君子!”孫固再三的挑釁為難,真將王巨激怒了。
第734章愛國人士(下)
王巨越說越惱火,如果剛才在延和殿,孫固吹毛疵還能理解,朝堂上要和衡嘛。
老王不會對自己“平衡”了,蔡張呂馮也不想對自己平衡了,因此需要孫固對自己平衡。
可是趙頊已經拉攏式地邀請張行觀吃飯,似乎警告地對孫固嘀咕了一句,然而這個老傢伙依然沒完沒了。
因此王巨繼續斥責下去:“孫固,某問你,好,實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