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3 / 4)

小說:暗黑大宋 作者:蒂帆

踩死。

所以未來幾年,他也許起一個小參謀的作用,卻不能扭轉局勢。

不過也沒有關係,徹底催毀了說不定還是一件好事,那才能容易重建。否則麻煩多多,拆遷費哪,安家費哪,釘子戶哪,還有一隻只黑手髒手想撈便宜哪。因此拆的過程自己最好也不參預。然而重建過程自己就要參與了,但就是這個重建也不容易的,需要材料,需要工人,需要設計師……

總之,今天拜訪張方平,問王巨究竟有什麼作用,王巨自己兒都說不出來。

一個棋子,先擱在哪裡,下到那一步時,作用就出來了。

如兵卒所說的那樣,韓琦終於下決定了。

第二天,韓琦將王巨召到中書,說道:“王巨,說一說你對鄭國渠的看法。”

“鄭國渠?”

“老夫想讓你領手重修鄭國渠!”

王巨看了看韓琦,又看了看曾公亮與歐陽修、趙概,然後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韓公,這是何等大事,韓公能相信下官辦好這件事嗎?”

韓琦將章楶寫的那篇奏子拿出來說道:“老夫可以讓章楶與你共謀此事。”

王巨心中叫苦,就知道當初不該讓章楶寫這個奏子的,修鄭國渠可以,但錢呢?

沒錢,用手修啊?弄不好這就是一個苦逼的大坑。

他正想問錢在哪兒,忽然腦海裡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念頭,既然韓琦有此意,不如我索性將事情擴大,讓大家看看我的“才華”吧,也正好是一個洗去武臣的大好機會。

第二八九章水中壩

王巨盯著那篇奏子,上面寫了什麼,他還是能記得大約的,然後將眼光收回來,說道:“如果這樣,下官就講一講水利,而且事關重大,下官思謀不足,因此請韓公於政事堂將京城所有重臣召集,共同商議。”

“為什麼現在不能說?”

“下官所說的,不僅是鄭國渠,還有黃河,還有江南江東,荊湖南路兩廣。”

“王巨,你想說什麼?”歐陽修喝道。

“歐陽公,下官所說的很重大,國事為重,還望諸公同意。”

…………

“稚圭,你為什麼同意這小子?”歐陽修不解地問。將所有重臣召集,這個小王巨以為他是誰啊。

“永叔,可記得六塔河?”

歐陽修臉色立即一變。

說到六塔河就要說到黃河,這是華夏的母親河,養育了一個偉大的文明。不過因為百姓耕墾嚴重,再加上它本身就經過許多沙漠戈壁地區,導致多次氾濫成災。這還不是恐怖的,恐怖的乃是每一次黃河大改道。

如果現在看長江的位置變動不會太大,頂多象太平軍,也就是當塗哪裡,現在長江位於太平軍的軍城,可能後來由於地震帶的關係,將長江往和州那邊推去了十來裡,還有入海口越來越小,不過總體還是那個位置。

但黃河不是,最古老的黃河據傳是大禹治水流傳下來的,由洛水與黃河交匯處開始直向北,沿著太行山東麓一直流向天津入海。

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改道,從滑州決口,在冠縣北面東流,再從荏平北北向,由滄州入海。那是春秋時代的一場無比浩大的災難。

再到光武元光三年,黃河再次於濮陽決口,一直向南,經鉅野澤由泗水入淮河。直到二十三年後才堵塞起來。

王莽建國三年,黃河又在大名府決口,一直氾濫到清河郡,當時因為王莽以為河決東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墳不受威脅,聽認水災延續了六十年。

再到東公永平十二年,漢明帝派王景治水,根據地形對濮州河道進行大幅度改造,由棣州入海,這才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十六國南北朝隋唐黃河沒有出現多大問題了,到了宋朝又開始降臨,多次決口氾濫成災。包括趙禎昏倒的那一年,黃河從橫隴埽決堤,一直順著大名府往北淌,不知道多少人家漂之一空,家破人亡。但只是災難級的決堤,還不是史詩級的決堤,史詩級的在後面,慶曆八年,澶州商胡埽決堤,這次更嚴重,大水一下子漫過大半個大名府,與衛河匯合,又迴天津來了。

決堤了,那就得治,可怎麼治,卻發生了衝突,賈昌朝建議恢復故道,將商胡埽重新堵起來。丁度認為當學習王景,看河水流向,再決定動手。這個想法也不錯,可古今往來有多少王景,在古代論水利,王景那是排在前十位的,當時宋朝有這個能人麼?這一爭議,就是三年,黃河又在郭固口決堤了。朝廷立即派人合龍,可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