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龍後的水道淤泥泥沙越積越多,隨時還有再次決堤的可能。
這就不能再拖了,於是李仲昌上書,六塔河出來了,將清豐縣境內的六塔河挖深,它不出海,但可以用來分水,同時也能約束黃河自故道入海。
歐陽修怎麼琢磨怎麼不對,於是他翻看了許多資料,上了一本,說了三條。
賈昌朝的恢復故道,那是不可能了,因為河道里泥沙太多,就是將黃河束住,還是地上河,還會隨時決堤。
丁度的從長計議也不錯,可你得計啊,這麼久了,你的計在哪裡?
六塔河更是白痴計劃,小小的六塔河如何能讓黃河分水?現在黃河遠比後世黃河流量更大,那是每秒鐘可能產生幾千立方米的流量,一個小時就可能有一百萬方立米。那麼一天下來呢,一個月下來呢?所以六塔河擔負不了這個任務,一旦水勢大,河水必然倒灌,那個危害更大。
但沒人聽他的,然後趙禎發瘋,說曹皇后要害他,然後六塔河開始建設,也建好了,那麼合龍商胡埽吧。至和三年四月初一,商胡埽合龍,河水導致湧入六塔河,再從六塔河倒灌回來,與黃河主流對沖商胡埽,兩水合一,一下子商胡埽又決口了,可憐埽堤上還有數千名民夫與士兵還沒有下來呢,一起衝到大水裡淹死了。那不是王巨在青溪川的水,雖然當時水勢兇猛,卻是洩立停,一洩就停!這是黃河的水,哪裡會停,幾千人一個沒有活命。
當時宰相是富弼與文彥博,六塔河就是他們批准的,出了這麼大事,花了那麼多錢,得追究責任哪,兩個哥子死活不承認,不能怪俺們,要怪怪皇上,是皇上批准的,俺們只是執行者。再者,他們還有一個絕世武功,名叫乾坤大挪移,狄青悲催了。大家一起倒狄,於是忘記六塔河了。
黃河也鬱悶哪,這些小螞蟻們不是挺能折騰嗎,怎麼不折騰了,你們不折騰,我自己兒想辦法,自己兒分流,一條繼續順北流奔海,還有一條順著黃河故道,也就是李景改河道前的那個山東故道入海,嘉佑五年,韓贄一看這樣也不錯,是你老人家自己選的,那麼就這樣吧,鑿二股河,從此固定黃河。
但這個問題有沒有解決?
沒有!
因此那天王巨與章楶就順便談到了黃河,只說了幾句話,黃河兩流,故道那一流本來河道又淺又小,現在黃河泥沙遠比古時更多,因此在迅速沉澱之後,這條故道能迅速平塞。沒有了這條故道分水,黃河依然會出事。
其二就是那條北道,河北境內,特別是滄州,現在是萬湖之國,有許多小湖泊與池塘,因此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