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2 / 4)

小說:暗黑大宋 作者:蒂帆

…………

“大郎,朝廷授命有沒有下來?”陸平問。

就算賣戰俘不對吧,也能功過相抵了。這一回李諒祚死了,那是大功。這回總要升官吧。就是不升官,也能放大家回去了。不能擱在驛館裡一擱就是十幾天,是述職呢,還是折騰人呢?

“急什麼?正好元旦節到了,我還想遲點授命下來,好在京城過一個元旦節。”

“今年官家病重,那還有喜慶氣氛?”全二長子說。

“未必,”王巨答道,趙曙生活,老百姓那裡去想,那怕死了,過年還會照熱鬧。而且自己來京城,不就是為了等那一天嗎?

“今天大郎去中書政事堂,韓公怎麼說的?”

“可能新授職是提舉三白渠公事,或者勾當三白渠公事,提舉鄭國渠公事,勾當鄭國渠公事。”

“幾個職位?”

“是一個,只是中書給的名號不同罷了,反正是一個意思。”

“就是修渠的小官哪,”野龍咩勝萬分失望地說。

“咩勝,你懂什麼,這可不是小官,那是大官,很大的官。”陸平道。

“陸平,你們都弄錯了,它僅是一個差官,沒有品階的,就象朝廷派出的中使,如果查那個殺婢案,能有權讓相關的所有官員配合,可無權過問其他任何事務。但它是什麼品級的官職?什麼品級都不是,回到皇宮,還是一個太監。”

一般主管這些事務都是都水監丞。似乎那個周良孺便是都水監丞,或者將作監丞,但這個不大可能,因為這兩個職位都是從八品階,自己是正八品階,不能勞苦功高地從西北戰場轉到三白渠戰場,不升反降。另外就是大理寺丞,然而與大理寺評事乃是一個級別官員,換不換一個樣。

總之,以自己這個品階的官職下去督辦三白渠也足夠了。

於是王巨又回想著他記憶中的一些三白渠知識。

有的記得,有的不記得。

倒是韓琦手中有更多的資料,王巨說鄭國渠,實際就是三白渠,這個無所謂。這個三白渠從漢到唐一直在維修,特別是唐朝所建的將軍翼。不過自唐末起戰火不休,加上水土惡化嚴重,涇河陡深,與渠口相懸,導致水不能達,這個三白渠便不起作用了。

然後宋太祖派了節度判官施繼業修了一下,用笆籬棧木在涇口裡築了一道壅水堰,雖使民得利,不過修得草率,一到汛期,便被沖毀,於是民煩其役。

到了宋太宗時,老百姓強烈請求恢復石砌“將軍翣”,以減輕每年修堰的困難,趙匡義愛民哪,立即響應老百姓的號召,派了將作丞周約前來修理,不過工程浩大,沒辦法愛民了,沒有修成。

幾年後陳堯叟再次上書,說原鄭白二渠灌溉土地四萬四千五百頃,今所存者不及二千頃,鄭渠難為興工,可先詣三白渠行視。於是趙匡義再次派出大理寺丞皇甫選、光祿寺丞何亮前去修理,兩人下去看了看,提出五點意見,也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執行。

然後到了宋真宗時,朝廷又派了太常博士尚賓前來組織修治,尚賓修鑿了三白渠的引水渠道,又恢復了一些節水斗門,使得一部分百姓得利。

不過他也只修了三白渠的一小部分。

因此透過這些資料,也證明了王巨的紙上談兵並非虛言,若修得好,是能得良田萬頃,甚至能使其他上萬頃耕地同樣受益。這還是保守的保計,否則得良田更多。

另外就是工程花費很大,三四百萬貫錢恐怕王巨還估計得略有不足。

當然,他原先也沒有指望王巨能將三白渠真正重新修好,頂多象尚賓葉清臣那樣,略有成效,同樣也試一下水。

“這個功勞大不大?”野龍咩勝問。

“修好了,功勞會不小,甚至能名留史冊,但功勞最大的卻是韓公之功。若是修不好,就會象六塔河一樣,文公與富公發起興修的六塔河,最後出了事,文公與富公沒有責任,相反的親自下去主持修治的數名官員李仲昌與張懷恩卻被處罰了。”

“怎麼會這樣?”全二長子奇怪地說。

“正常,比如玉鹽與竹紙,是我分得多,還是朱家分得多?”

“朱家出了本金與人力……”

“那就是了,朝廷若是讓我主持,也不過是主持,人力物力財力都是朝廷的。那麼誰代表著朝廷,官家,然而官家需要這個功勞嗎?它成功後,軍民受益,大宋江山更加穩固,這才是官家最需要的,而不是什麼功勞。然後呢,決策拍板是中書,你說韓公當不當得首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