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了其作用不用質疑了,也不要什麼四萬頃,有一個兩萬頃,拋去原有的耕地,也能得新田一萬頃,大家都會笑得合不攏嘴。還不僅如此呢,不是原有耕地不受益,實際就是四萬頃,原有耕地仍會佔去一半,如果地方一些強梁狡賴,再賴去一些耕地,那會一半還要超過。但就是這一半地,有多少是良田?然而新渠一竣工,都變成了良田!
可以說如果在其他地方再補充一些小水利,就是人口增漲,五十年內陝西整個民用糧食與軍用糧食都不會發愁了,除非遇到特大的旱災,那是無奈。
但關健這樣一玩,朝廷那來這麼多錢?
皇上說內庫,當真內庫不是國家的錢?要不要我替皇上上一課?
這個內庫原型是趙匡胤平蜀,得到大量財貨,於講武殿後置封存樁,這個錢用來幹嘛的?收復燕雲的,趙匡胤說用錢買人頭,那是笑話,但也說明了這個錢的用意。與契丹不好打的,必須國家手中得準備大量財政,與契丹打一場惡戰,消耗戰。
這個內庫又稱為左藏庫,到了趙匡義手中,又置了內藏庫,他沒有額外財源了,於是想了一個辦法,置內庫,置內庫使,經營皇家產業,管理著地方上供金銀,處理一些上供絹帛非金銀的兌換,後來又插手鑄錢,以及其他,靠這個謀利。
當然,這也要靠經營,若經營不當,象宋仁宗晚年官員那樣玩,說不定同樣會虧損。或者皇家宗室開支巨大,那也會虧損。
然而可能讓大家失望,內庫這兩庫一直經營得不錯,甚至三司虧空時,還能向三司“放貸”。
也不能說它就是皇家的,趙匡義明確規定了,它的作用,主要是軍旅,救災。不過因為它不透明,許多大臣上書反對,包括田況等人,何謂內庫呢,實際就是周朝內宮,得讓我們知道它的收納去向。可是田況沒有弄清楚,之所以如此做,一是不想大臣因為皇室花點錢羅嗦,二是用些掣肘國家,拱衛皇權強度。
但在大多數大臣眼中,仍將它當成了國庫。
而且馬上內庫就出現了危機,原來很好,前面幾個皇帝確實用內庫辦了很多實事,救濟,軍旅,獎勵,撫卹,養老,安民,外帶著修寺觀……
可一個新的危機將要出現了,那就是龐大的宗室。趙匡胤兄弟三,趙大,趙二,趙三。
宋真宗是第二代,兄弟八個。另外還有趙大一脈,趙三一脈繼續在往下傳。
趙禎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