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馮亭拱手致謝,隨後將心中的謀劃做了一番解說,那韓桓惠王聽過,已是喜不自禁,當場立即拍案定奪,授予了馮亭以專斷之權。
上黨郡守馮亭不敢怠慢,他連夜召集了幾個得力的屬下,一干人就著燈火,便開始了上黨降趙的各項關鍵細緻的謀劃。
第二日小朝會,平日裡優柔寡斷的韓桓惠王,難得地雷厲風行了一次。在一般昏庸的老貴族面前,侃侃而談,把他們聽得瞠目結舌,不待他們反應過來,韓桓惠王的王命已下,韓王特使立即秘密北上邯鄲。
(繼續呼喚各種票票,今日小生狀態還不錯,更新給力,票票也要給力呀~~小生拜謝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黨,受否?
第二百四十五章上黨,受否?
就在韓桓惠王派出特使的同時,上黨郡守馮亭的請降密書,也專門送到了趙國如日中天的實權派人物、身居丞相之位的平原君趙勝府上。在郡守馮亭看來,趙國君臣如何決斷,是不是接納上黨之地,而保證韓國謀略的實現,這平原君趙勝才是能一錘定音的人物。
至於大將軍趙括,在馮亭眼裡看來,不過是借其父著馬服君的威名得了個大將軍的實職而已。趙括的種種“天賦奇才”傳說他也聽聞過,在馮亭看來,那些傳說畢竟是傳說,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又能如何,大不了只是趙國王室的後起之秀而已。和根深葉茂的平原君趙勝不可同日而語。
此時的郡守馮亭無論如何沒有料想到:數日後,正是他沒有看重的大將軍趙括,在朝堂上一鳴驚人,寥寥數語重若千軍。這少年對上黨接受與否的決策,才真正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那日平原君趙勝一接到上黨郡守馮亭密書,頓覺此事非同小可,立即連夜進宮向趙王丹稟報。沒想到那趙王丹卻是剛剛與韓國特使密談完畢,正要與王叔平原君和最親近的寵臣大將軍趙括商議。
平原君趙勝和趙王丹兩下一說,平原君趙勝便覺察到了一絲異味兒:同是一事,那韓國為何分做兩路來說?莫非其背後還有其他情由?平原君一時間思忖不透,便主張召集朝堂重臣會商,以免在此緊要關頭生出差錯來。
大將軍趙括這歷史的先知者,早就料到了上黨郡守馮亭此謀劃。就在韓國兩路特使還未到邯鄲之前,那邊鐵鷹營的密報已自韓國國都新鄭,飛速地遞到了大將軍趙括的手上。
大將軍趙括看了看密報,又和心底歷史的記憶一相對照,最終斷定這段歷史還是在原來的軌跡上執行。待趙括連夜與父親馬服君、軍師苗單商議了一番後,搖曳的燭火下,趙括心頭的應對之策已經成形。
第二日的清晨,朝陽初升之時,邯鄲王宮舉行了隆重的大朝會。平原君趙勝、平陽君趙豹、上將軍廉頗、上卿藺相如、上卿虞卿、國尉許歷、大將軍樂乘、大將軍趙括、少原君趙德等等一班趙國重臣齊集於寬敞的大殿之上。
待重臣到齊後,少年趙王丹環視了大殿一圈,清了清嗓子朗聲道:“諸位臣工,昨日韓王遣特使面見本王,言韓國河外道絕,其上黨郡難守,而欲交與趙國;上黨郡守馮亭,亦緻密書於平原君,欲帶上黨軍民歸降趙國。此兩路一事,本王該當如何處置?事關重大,諸位但盡其所言,休要顧忌也。”
趙王丹心下急迫,開口便直言今日朝會之宗旨。一番話說罷,趙王丹心下覺得虛虛的。昨日面見韓王特使後,這少年趙王丹一夜沒有睡得安穩,上黨,受還是不受?他思來想去還是未能想出個妥善之策。今日這大朝會之上,他心底忐忑不安地等著群臣的朝建言。
待看到武將行列中那面色沉靜的大將軍趙括,趙王丹心頭的煩躁條件發射一般頓時褪去了不少。從這趙括的面色看來,趙王丹心想:看來這位人稱天賦奇才的同窗,心底已經有了定策。
趙王丹話音落定,大殿上的重臣們便驚訝得相互觀望起來,顯然是在探詢何人事先聽聞了此訊息,卻又都輕輕地相互搖頭,顯然,這些重臣們都覺得突兀了些。
前些日子,大將軍趙括曾在這大殿之上斷言秦軍必攻上黨,尋機與趙國大決。現今言猶在耳,沒想到這上黨的難題,竟如此快地被擺到了面前。
“天賦奇才,果真是天賦奇才”重臣們心底讚歎著趙括料事如神,紛紛拿眼睛的餘光,掃向正襟危坐的大將軍趙括,卻發現今日的大將軍趙括,難得地沉默起來,並未急著滔滔不絕。其實,趙括這是見多了朝堂政治,變得愈發成熟起來。此時的趙括已經深諳謀定而後動,後發制人的道理。
大殿中的靜默,讓人頓生壓抑感。不是重臣們畏難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