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1 / 4)

小說:一世吉祥 作者:曾氏六合網

楊致曾對耿超說過一句話:作為一名夏軍高階將領,捲入政治爭鬥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那是很可悲的。現在自己還有底氣對耿超這麼說嗎?令他十分心寒的是,將要與之為敵的不只是平素深為敬重的衛肅。不出意外地話,應該也包括義弟衛飛揚和舅兄沈重。他驀然發現,所謂人性與私交,眨眼間就成了極為奢侈的字眼。

與人奮鬥,其樂無窮。現在絕對不是心灰意冷、唏噓感嘆的時候。楊致行至中途突然改變了主意,他這次進宮首先要求見的不是梅妃,而應該是皇后。安貴侯被他整得悽慘落魄。李氏一族無疑視他為不共戴天的死敵。梅妃地想法並不難猜,皇后顯然比衛肅要容易對付,何不先看看自己的分量如何?或者說,皇后會開出一個什麼樣的價碼?福王與耿超這幫人又會怎麼想?老子像死了老子娘似的緊趕慢趕了八天,讓太子一系與福王等人有那麼幾天睡不踏實。那完全是應該的!

仔細想來,楊致舉家遷居長安的日子也不短了,居然還是頭一回正式拜見皇后,對皇后是啥模樣的印象都甚是模糊。皇帝御駕親征在外,皇后“母儀天下”,若不是他心下對自己所謂大夏重臣的身份沒有太當回事,遠行歸來先向皇后問安本是理所應當。

這段時日貌似風平浪靜,實則是心照不宣地非常時期。可想而知。皇后在太子集團中的地位之重要絕對不亞於衛肅。皇宮禁衛與長安城防已然盡在掌握,皇后對諸方勢力的動靜瞭如指掌,楊致昨夜密回長安自然瞞不過她。

楊致臨時決定先行求見皇后固然是突發奇想,皇后也是大大出乎意料。皇帝曾雲此人素來持才不羈,絲毫不懼皇權之威,驟然回京多是為圖謀接掌禁軍大將軍之位。微服離京數月,對李氏一族在山東的利益毫無觸犯,莫非這廝是為皇帝百年之後留餘退路有意修好,想做個牆頭草的角色?

聽到值守太監地稟報。皇后登時大皺眉頭。喃喃自語道:“此人接長秀回府之後地第一件事竟是求見本宮。卻是為何?……來人!傳飛虎侯晉見!”

這個年代極重長幼尊卑之別。皇宮大內就更不在話下。皇后是後宮之主。所居寢宮明顯比梅妃寢殿奢華壯麗。

楊致心下感嘆:太子業已年過三十。皇后顯然已不再年輕。梅妃尚有兩個兒女陪伴居住。皇后除了太子外別無子女。一個老女人獨自守著這麼大地一座宮殿。其中滋味恐怕比守著一座華麗雞舍地老母雞好不了多少。狂熱地參與權力爭鬥或許是排遣孤寂地唯一宣洩。難怪高牆深宮內會催生出諸如呂后、慈禧之流地變態老女人!

皇后自幼出身金城豪門。後來又由太子妃而貴為皇后。終生極盡富貴。所謂居其體養其氣。自有一番高不可攀地雍容華貴氣度。皇后年約五十上下。好在老臉上並沒有塗抹大量仿瓷塗料。以試圖徒勞地遮掩年齡。還不是那種令楊致倒胃口地老妖婆形象。

“微臣楊致。恭請皇后娘娘鳳體安康!”

像這樣地強勢怪物。任誰都不敢小看。皇后當然也不例外。一邊腦筋飛轉揣度他地來意。一邊伸手虛扶道:“免禮。賜座。看茶。”

楊致空有一等侯爵而無實職,皇后賜座看茶,已是接見人臣時少有的高規格禮遇。二人假惺惺落座寒暄的同時,都在打著腹稿,為各自的目的暗暗羅織話題。

皇后滿臉慈祥的率先開口道:“聽聞飛虎侯奉旨微服離京巡查,定然是不負皇上重託滿載而歸了。不知是何日返京的啊?”

“啟稟娘娘,微臣因風雪誤了行程。昨日方才抵達長安。微臣無能,離京已有數月,皇上的囑託僅是小有眉目。微臣此番回京並非有心半途而廢,而是情非得已另有要事。今日厚顏求見娘娘,一是盡人臣之禮向娘娘請安。二是望娘娘垂憐,為微臣排難解惑。”

情非得已另有要事?這麼快就切入到正題了?皇后不動聲色地道:“飛虎侯一路辛苦了!你剛一回京便來看望本宮,本宮甚感欣慰。不知飛虎侯因何疑難而倉促回京?不妨先說來聽聽。若是本宮力所能及,自當為你說話。不過本宮把醜話說在前頭,皇上攜太子御駕親征未歸,國家自有法度,若事涉軍國重務。本宮便愛莫能助,飛虎侯只能具折送呈監國皇子越王與四位佐理重臣商裁了。”

楊致暗自好笑之餘,不禁暗罵:你個老孃們在老子面前還裝什麼大尾巴鷹?這個當口只怕沒人比你更關心“軍國重務”了吧?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嘴臉給誰看啊?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麼?試探我?我還想試探你呢!

結合剛才在路上萌生的感嘆看來,讓趙妍擺脫公主身份的桎梏,脫離沉悶壓抑到足以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