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沒有細想,蛇矛舞得呼呼做聲,這一下。面前的這位騎兵就不敢硬拼了,他連忙閃開了一條路,讓張飛透過。
張飛率領著自己的部眾,衝入到東吳軍中。意欲讓軍士們大殺一通,打亂對方騎兵的陣勢。
但是事與願違,張飛雖然勇猛無比,但是對方的騎兵。卻也只是與張飛交手一兩下,在見識到張飛的勇猛之後,就立即後退。不敢再與張飛硬碰硬。
張飛雖然戰無不勝,但是他手下的這群士兵們,卻不是鐵打的,數十名軍士在衝入到對方陣中之後,立即死於了對方騎兵的刀槍之下。
而張飛自己,也感到非常的詫異,如此一來,對方的騎兵沒有損傷,自己所率的部眾卻死傷大半,這可不划算。
如果是一位確切的敵人,能夠和自己單挑的,那麼張飛與之交戰,只怕打上三天三夜也是不妨的。
可是對方的騎兵,卻非常的怪異。
每一名騎兵的實力都是不弱,只不過比起張飛這樣的猛將來,卻顯得有些不足,他們與張飛交手,最多隻能擋下張飛的三招,隨後就退走了。
張飛見沒有一位敵人敢和自己硬拼,打得非常不過癮,想要拿起丈八蛇矛大殺四方,但是敵人的騎兵卻狡猾得很,根本不與自己交鋒。
張飛就像是跌入到泥濘之中一般,渾身是力,卻又使不出來。
此戰張飛戰得窩火,他的體力漸漸不支,眼見自己手下計程車兵已經有了死傷,因此張飛便想就此撤軍了。
不過正在此時,張飛卻在騎兵群中看到了楊林的身影,楊林是這支騎兵部隊的統帥,和這些實力不俗的騎兵們比起來,楊林無論是從身形上還是從戰力上,都要遠遠的遜於對方。
雖然和這些騎兵們硬碰硬,張飛沒有辦法將他們一矛刺死,但是面對楊林,張飛卻是有信心將他一招之內殺死的。
只要楊林死了,那麼東吳的騎兵部隊就會崩潰,到了那個時候,無論他們多麼的狡猾,也會成為一群沒有指揮的烏合之眾。
於是張飛咬了咬牙,不顧自己已經透支的體力,猛力的揮動丈八蛇矛,將擋在身前的東吳騎兵逼開,隨後騎著馬直奔楊林而去。
楊林莞爾一笑,隨即騎馬逃走,楊林的身影,又被兩名騎兵給擋住了,張飛不在話下,立即將這兩名騎兵逼開,又追著楊林而去。
如此一來,張飛雖然看得見楊林的身影,卻怎麼也追不到,他手下的步兵騎兵,卻是死了不少。
正處於焦灼之際,卻突然傳來了劉備軍鳴金收兵的聲音。
既然是軍令,那麼自然是不能不從的,於是張飛心有不甘的率領著軍士撤退,此次交鋒,張飛所率領的部隊死傷了數十人,而楊林所率領的騎兵只傷了幾人,並沒有陣亡者。
而剛才鳴金收兵的,不是別人,正是蜀軍的軍師法正,他見敵人狡猾,戰事有蹊蹺,害怕張飛落入敵人的陷阱,所以才鳴金收兵的。
第十六章暮歸
張飛戰得正酣,卻突然聽到了鳴金收兵的聲音,心中不快,於是質問法正。
不過法正卻道:“張將軍,東吳兵狡詐,只怕你越深入騎兵隊的核心,你就會越危險,還是小心為上,從長計議。”
法正給了張飛一個臺階下,而張飛自然也是知道的,於是便沒有多說什麼。
回到營中,劉備召集眾將商議如何破敵,並且也想詢問一下,東吳的騎兵部隊的事情。
劉備道:“昔日孤聽聞曹軍的虎豹騎特別厲害,所到之處,所向披靡,但是今日一見,卻覺得吳軍的騎兵,也如虎豹騎般厲害,你們有誰知道,這吳軍的騎兵,究竟是來自於何處?”
的確,東吳的騎兵就像是平地裡冒出來的一樣,原本劉備手下諸將,都認為東吳的水軍強於陸軍,而東吳的陸軍,連湊出一支像樣的部隊出來都不可能,更別用說是純粹的騎兵部隊了。
但是今日一見,東吳不僅有騎兵部隊,他們的騎兵部隊還特別的強,就連馬匹和裝備,似乎也與別的騎兵部隊不大一樣。
法正道:“主公,看來東吳是有意隱瞞真實的實力的,今日若是無法戰勝東吳的騎兵,只怕我軍會陷入困境的。”
事實上,楊林在囑咐孫仁主公在全東吳範圍內召集近衛軍的時候,特別強調了,招兵的行為最好在暗地裡進行。
因此,東吳的近衛軍成立,外界知之甚少。
近衛軍的訓練是被拉到了遙遠的秣陵,雖然秣陵有天子氣,但是由於秦始皇的關係,秣陵一帶非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