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2 / 4)

小說:混在東吳吃軟飯 作者:白寒

荒蕪,所以楊林訓練近衛軍的事情,幾乎沒有多少人知道。

而東吳的臣工們。但凡是知道近衛軍這支軍隊存在的,也都守口如瓶,所以無論是曹操一方還是劉備一方,都對近衛軍一無所知。

這就直接導致了曹操根本就沒有察覺到,原來敵人的兵士已經混入到了自己的軍隊中了……

至於劉備,他顯然是低估了東吳騎兵的實力,這樣的一支騎兵部隊橫空出世,攔在自己的面前,對於劉備來說,是一塊再難啃不過的骨頭。

趙雲道:“末將從之前開始。就一直在觀戰,翼德雖然勇猛,但是一擊之下,也無法將對方的騎兵殺死,可見對方的騎兵實力強勁,粗略一看,雖然及不上將領的實力,但是若是幾名東吳的騎兵同時出擊,只怕就算是呂奉先再世。也會撐不住的。

更加可怕的是,像這樣的騎兵,東吳竟然有數萬人之中,我蜀軍要想從這樣的一支部隊裡討便宜。只怕不太容易。”

趙雲所說的話,就是眾將心中所想的。

眾位將領其實都知道,兵貴神速,而軍隊的氣勢在戰爭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與東吳的一戰。若是能夠短時間內連續攻下好幾座東吳的城池,那麼東吳方面一定會聞風喪膽的,但是若是在一個地方僵持住了。以劉備軍的現狀,只怕會越來越疲軟。

士氣一旦低落了,別說是戰勝敵人,只怕連自保也非常的困難!

若是稍微謹慎一點的將領,在意識到軍隊陷入困境的時候,是會命軍隊撤軍的,但是這對於現在的劉備軍卻不太現實。

一方面,這場戰爭是因為蜀中一帶遭遇了嚴重的蟲災之後才發動的,劉備的目的,是要以東吳的錢力和物力,來拯救蜀中一帶的局勢。

而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蜀中一帶的民眾們寧願自己餓著肚子,也要將僅剩的糧草用來支助前方。

但是,這卻是一個不可長久的過程,從蜀中一帶運送的糧草,若戰線拉得過長,其消耗也是越多,劉備軍的糧草本就不是很多,若吃完了,那麼劉備軍就會崩潰。

不僅拖不得,這場戰爭,劉備軍也退不得。

劉備軍若是撤退,那麼定然會被東吳軍隊從後追擊,損兵折將不說,甚至連荊州的土地,都會被東吳所吞噬。

劉備又問道:“諸位將軍,當下正是我軍生死存亡之時,你們有什麼破敵之策,可以知無不言。”

眾將聽得尷尬,誰也不知道應當以何種方式來破敵。

法正也是熟讀兵書之人,他對於兵法的瞭解,並不遜於諸葛亮。

於是法正陷入到沉思當中,思索著破敵的良策。

良久,法正才說道:“主公,如此進退兩難,破敵之策實在難以尋找,只有用非常的手段,昔日高祖與項羽議和,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但是議和之後,高祖卻出爾反爾,擊其暮歸,這才有了垓下之圍,漢興四百年,正是因為高祖的出爾反爾。

現吳軍騎兵兇悍,若是強攻,只怕我軍得不償失,以微臣之見,倒不如假意與東吳議和,使其掉以輕心,待議和之後,吳軍撤退之時,再追擊其後翼,如此可破敵軍!”

法正此言一出,頓時眾人鴉雀無聲。

沒想到法正竟然想出瞭如此卑鄙的辦法,若劉備軍真的以此種方式擊敗了吳軍,只怕劉備軍從此會遭到天下英雄的恥笑!

黃忠道:“昔日高祖出爾反爾,是因為情勢所迫,高祖雖然得了天下,但是以此種方式擊敗項羽,已成為高祖一生的汙點,直到現在,還有人緬懷項羽,而否定高祖的功績。”

不過張飛卻道:“先背信棄義的可是東吳!原本說好要和蜀中通商,互通有無,但是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竟然會使出如此卑劣的手段,將蜀中一帶的麻雀弄得一隻不剩,致使蜀中一帶蝗蟲橫行,莊稼顆粒無收,對付這樣的敵人,用不著講什麼道理。”

劉備也道:“孤也是此意,對東吳卑鄙之邦,當以卑鄙的手段,擊其暮歸,倒也可行。”

於是計議已定,劉備便派遣使者前往東吳軍營中,說要議和之事。

原本氣勢洶洶來襲。但是剛一交戰,就要議和,對於此,程普自然是不信的,在遣退使者之後,程普對眾位將領說道:“我認為劉備軍向我軍議和,是有詐,諸位以為如何?”

呂蒙道:“這倒未必,劉備出兵東吳,只是一時氣急敗壞。他認為蜀軍強大,我東吳必定無法抵擋,可是當我軍與劉備軍一交戰,劉備才發現,原來我軍的實力如此的強大,如今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