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趙四一人吃不飽飯,趙四的老婆孩子,也天天餓著肚子。
自都江堰建成之後,蜀中一直被稱為“天府之國”,土地肥沃,糧食產量極高。
但是這也僅僅是表面現象,實際上,蜀中一帶的農人,日子卻並不好過。
劉璋驕奢淫逸,在他的治理下,農人的賦稅極高,農人們自己要吃的糧食,也被迫上繳官府。
而劉備以仁義之師,討伐劉璋,最終得到了蜀中之地。
農人們以為劉備仁義,並將會減免農人們的賦稅,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自劉備當上了益州牧之後,農人們的賦稅不僅沒有減少,還多收了一成。
在官面上,劉備對農人們說,為了興復漢室,必須要徵兵,而為了豢養軍隊,有需要糧食和錢。
劉備以大義為前,對農人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可是興復漢室,又與這些農人們有什麼關係?
然而縱然是極度不願意,農人們也還是乖乖的將自己手裡的糧食交出去,而只留下了少量的糧食度日。
趙四的家中,存糧已不是很多,他必須精打細算的過日子,家中的妻子孩子,連同他自己,一天也只能吃一頓飯。
許多的時候,趙四和家人就算是再餓,也會忍住不吃的,因為他知道,若是一天多吃了一點,那麼很可能明天就沒有飯吃了。
在理想的情況下,趙四還能夠支援到月末,到了月末,田裡的稻穀就有收成了,到時候。要藏起來一點,不能讓官兵看見。
趙四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不過,他的鄰居王五的日子,近日卻過得不錯。
王五和趙四同為農人,所必須繳納的稅錢,和趙四都是同樣的,而王五的地,甚至比趙四還小。
可是王五近日家中卻頗為富足,不僅每天能吃兩頓飯。而且在他家的餐桌上,還能夠看見魚肉。
難道說,王五的家中發財了?
趙四非常的不可理解,看著自己的家中妻子孩子還在餓著肚子,趙四決定去問一問王五,王五是鄰居,若是有財路,是一定會告訴自己的,就算他不肯。趙四決定去求他。
一日,趙四買了一隻雞,到王五家中拜訪。
王五見趙四帶了禮物而來,知道他一定有所求。便道:“趙四,你這又是何必呢?你家中揭不開鍋,哪裡還需要破費來瞧我?”
趙四一見王五客氣,頓時也不再顧慮。便道:“王五,你可要給我指條明路,這日子。根本就沒法過了!官府徵糧,根本就不管我們農人的死活,平日的賦稅已然很重,若是打起仗來,就連家中藏起來的糧食都會被收刮一空,我家中的妻子孩子,都快餓得走不動了,王五,你倒是說說,我應當怎麼辦?”
因為是鄰居,所以王五對趙四也是非常友好的,平日裡低頭不見抬頭見,王五雖然近段日子過得不錯,但是他也是不會忘記自己的這些窮兄弟的。
於是王五道:“趙四,你可千萬別這麼說,路就在前面,肯不肯走,全在於自己。我知道你為什麼找我,因為你瞧我家近日過得比較富庶,家中妻子孩子能吃飽飯,能穿好的衣服,能有肉吃。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趙四,你也知道,現在的農人根本就沒法子活,整日辛勞種田,到了收成的時候,糧食卻會被官府拿走,我以前和你一樣,就算是每日只吃一頓飯,糧食也不夠吃,更別說是吃魚吃肉了。
但是,也是算我走運,不久前,他發現了一個生錢的門道,多虧了這個門道,我現在終於活過來了,妻子孩子再也不用為了糧食而犯愁了。”
趙四急問道:“王五,你那究竟是什麼生錢的門道,說來我聽聽如何?”
王五也是農人,知道農人的疾苦,於是在趙四面前,王五說話也不再賣關子,道:“趙四,你可知道成都城裡的情況嗎?”
趙四搖搖頭,道:“那我哪裡知道?”
王五道:“趙四,這就是你自己的不對了,若是你常去成都城裡走走,只怕不會像現在這般餓肚子。我告訴你,現在,東吳與蜀中已經開始通商了,成都城裡可熱鬧了,全是來自於東吳的商人,也有蜀中的商人在成都城內做買賣,他們買進賣出,全是些稀奇的物品。
還有人建了一棟東吳商會,修得非常氣派,比劉皇叔所住的行宮還要奢華百倍!”
趙四奇道:“王五,你這麼說,難道是你已經開始做買賣了?”
王五搖頭,道:“你我都是天生種田的命,哪裡有那個本事去做買賣?你瞧我家中,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