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2 / 4)

小說:混在東吳吃軟飯 作者:白寒

這支軍隊,自從在奪取漢中的戰役中立下了功勞之後,就一直沒有受到曹丕的重用,而這一次抵抗吳軍,萬般無奈之下,要集合曹魏境內所有的有生兵力,才讓司馬懿的軍隊擔任後軍的。

這倒不是懷疑司馬懿的忠誠心,而是擔心司馬懿的軍隊的戰鬥力,而當司馬懿率領著自己的軍隊倒戈的時候,曹軍眾將才知道,原來司馬懿的這支部隊的戰鬥力,竟然不下於虎豹鐵騎。

因為司馬懿的突然倒戈,曹軍猝不及防,因此勝利的天平便開始朝著東吳的方向傾斜。

兩相夾攻之下,就算是無堅不摧的虎豹騎,也沒有辦法抵擋,東吳軍勢如破竹,攻入到曹軍陣中,如砍瓜切菜一般。

曹軍計程車兵死傷無數,曹仁縱有萬般的軍事才華,也沒有辦法阻止曹軍的大敗。

十萬曹軍,在吳軍的衝殺下,只剩下了不到三萬人,曹仁引著敗兵倉皇逃走。

此役一敗,曹軍再也沒有辦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來抵擋東吳軍隊的進攻,如今的曹魏,大勢已去,許昌、洛陽城被攻破,只是時間的問題。

而另一方面,受到了前線東吳軍隊大勝的鼓舞,蜀漢的軍隊也擊敗了張郃的部隊,五萬大軍,直撲長安而來……

第五章亮死

汝南之戰,東吳軍隊大獲全勝,曹軍的最強部隊幾乎全軍覆沒,曹魏一方再也沒有辦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東吳軍隊長驅直入。

另一方面,蜀漢軍隊也在東吳軍隊勝利的鼓舞下,勢如破竹,平定漢中,圍攻長安。

曹魏黃初七年,蜀漢章武六年,東吳黃武二年。

五月,東吳攻破許昌,與此同時,蜀漢攻破長安,吳蜀聯軍於六月會師於洛陽城外。

十五萬大軍圍攻洛陽,此時的洛陽城已經是一塌糊塗,曹魏政權,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

有人建議曹丕死守,也有人建議曹丕開城投降。

而曹丕,到底是一位仁慈的君主,他知道事已不可違,若再號召軍民死守下去,只是會徒增戰死者的數量罷了。

於是曹丕於曹魏黃初七年八月開城投降,曹丕至篡漢以來,自己的政權,只維持了短短的七年時間,就宣告亡國。

因為主動投降,並且在當政期間,並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因此吳蜀聯軍並沒有要曹丕的性命,而是封他為陳留王,曹丕此時已經心灰意冷,對於自己的封號和性命,早已經漠不關心了。

曹丕在被遣走之前,對東吳軍隊的最高軍事統帥楊林說道:“將軍,孤王雖不才,但也勤政愛民,但東吳為了奪我江山,卻罔顧子民的性命,大煙之害,流毒無窮,還請東吳善待我子民。”

楊林道:“既然曹魏已經算是我東吳的領土,那麼曹魏的子民,自然就是我東吳的子民,我東吳自然會善待他們,至於你說的大煙之害,那只是為了謀求天下太平而採取的非常手段,犧牲了少部分人。卻令更多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兩害取其輕,兩利取其重,這才是為君之道。”

楊林的話,曹丕無話可說,便也只能默默的離開了。

戰後,自然是整理各自的軍隊,吳蜀聯軍入洛陽城,相互約定,財物不可取。民眾不可欺。

軍士們倒也規規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過對於統帥來說,情形卻大不一樣了。

東吳的軍隊,只是由楊林率軍,因此在戰爭勝利後,楊林需要稟告孫仁,才能夠採取下一步的措施。

而蜀漢的軍隊,卻是由劉備禦駕親征的,而且此時的劉備。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東吳的軍隊還駐紮在城外,劉備就已經率軍佔領了洛陽的皇宮,並且在大殿之上,劉備還召集了眾將和群臣來商議要事。

劉備興奮道:“現在曹賊已滅。正是光復漢室最好的機會,朕已命人致信吳主,對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望她以大局為重,成為漢家的功臣,蜀吳雙方。應共同推舉一位德高望重的劉姓子孫來繼承大統!”

雖然劉備說是共同推舉,不過誰都知道,劉備所指的德高望重的劉姓子孫,其實就是他自己。

試問一下,當今天下,有資格當皇帝了,除了劉備之外,還有誰呢?

在劉備的影響下,蜀漢的將軍和文臣們,都認為時候已到,只要能夠說服東吳放棄稱霸天下的念頭,那麼漢室就能夠光復了。

劉備對諸葛亮說道:“孔明,你能說會道,朕聽說東吳軍隊的統帥楊林與你有舊,那朕就命你前去說服楊林,讓他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助朕一臂之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