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諸葛亮無奈,但是既然是君主的命令,他也只能遵從了。
於是諸葛亮出城,到東吳軍隊的中軍帳中找到了楊林,楊林一見諸葛亮來了,非常的歡迎,道:“孔明先生遠道而來,在下倒是怠慢了!”
楊林立即命人給諸葛亮奉茶,並且準備好了最美味的糕點。
而諸葛亮似乎並無胃口。
楊林又道:“孔明先生,在下知道你此次來,必定是有事的,但是在這之前,還請你聽在下一言!當今天下,只有我主才是明主,所謂良禽擇木而息,良臣擇主而事,今我東吳人才濟濟,與你齊名的鳳雛先生也拜入到我主名下,孔明先生是當世奇才,若能得你相助,我東吳必定能夠繁榮昌盛!”
楊林的勸告,諸葛亮只能報以苦笑。
諸葛亮道:“多謝楊大人抬舉,但亮受陛下三顧之恩,今生難以為報,故亮不能改投他人門下,還請楊大人放棄這個念頭。”
楊林搖搖頭,道:“劉備託名皇叔,其實人品如何,孔明先生應當最清楚不過了,像這樣的人,就算得了天下,也不會造福於民的,還請孔明先生三思。”
諸葛亮仰天長嘆,道:“陛下的確非治世之主,今敵我強弱懸殊,他卻不思與東吳共存之法,只是讓亮來勸說東吳光復漢室,對亮而言,已別無他想。”
諸葛亮的一句話,已經點明瞭他的來意,楊林實際上也早已經猜到如此了,不過對於天真的劉備,他現在連嘲笑的念頭也沒有了。
只有傻子才會因為大義的名義而放棄江山,劉備真當整個東吳的人都是傻子了?
楊林的臉上,顯出了鄙夷的神色。
他的表情諸葛亮看在眼裡,但是諸葛亮也無話可說。
良久,諸葛亮才問道:“楊大人,亮有一事不明,還請楊大人如實以告。”
楊林道:“孔明先生有什麼想問的,直說便是,在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諸葛亮又道:“亮自詡絕頂聰明,神機妙算,天下之事,無所能出亮之所料,但是楊大人,卻是亮始料未及的,因此亮想知道,楊大人為何會算得如此精準?”
諸葛亮的言語非常慈善,就連楊林這狡黠之人,也實在找不出什麼理由來推諉。
楊林徑直說道:“孔明先生,實際上比起聰明,在下遠不及你,之所以在下的成就在你之上,是因為在下熟知你們歷史罷了。”
響鼓不用重錘,楊林既然都這麼說了,諸葛亮焉能不明白?
諸葛亮道:“多謝楊大人為亮解惑,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既然亮已經知道了,那麼也就死而無憾了。”
諸葛亮一邊說著,身子一邊軟倒下來。
原來諸葛亮在來見楊林之前,就已然服了毒,對於諸葛亮的死,楊林感到非常的惋惜,於是命人厚葬諸葛亮。
第六章大統
諸葛亮死後,楊林對於蜀漢的軍隊,再也沒有了鼓勵。
雖然孫仁的旨意還沒有送達前線,但是楊林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為理由,向蜀漢的軍隊發動進攻。
東吳眾將,都知道楊林是陛下的肱骨之臣,對於楊林的命令,自然沒有人說出異議。
東吳軍隊訓練有素,並且早有準備,而蜀漢的軍隊,無論是領導者還是普通計程車兵,都沉溺在勝利的幻想中。
蜀漢軍隊猝不及防,被東吳的軍隊攻破,五萬軍隊,被殺得只剩下一萬。
無奈之下,劉備只能退兵,但是東吳的軍隊窮追不捨,一路上勢如破竹,從洛陽一直殺到了漢中。
劉備早已經被殺得氣急敗壞,直罵道:“汝等身為漢臣,竟然不知感恩,反倒是以怨報德!孫仁乃宵小之人,出爾反爾,為天下正直者所不恥,朕雖敗,但天下百姓,是不會饒過你們的!”
大勢已去,而劉備也只能圖一些口舌之快了。
劉備率領著殘兵敗將逃回了成都,東吳的軍隊也隨之追來,圍困成都城,劉備受了刺激,一回到成都城就病倒了。
東吳軍隊圍困了成都城一月有餘,最終從成都城內傳來了劉備的死訊。
劉備死後,蜀軍開城投降,楊林一方面安撫民眾,一方面收拾蜀漢的大臣和將領。
自此,東吳稱霸天下的最大的兩個對手,曹魏和蜀漢,都已經繳械投降。
東吳軍隊班師回朝,孫仁出城十里,迎接楊林和他所率領的軍隊。
三分歸一,東吳的皇帝孫仁,自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