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最後一個月裡與楊奉接觸過的人。
韓孺子仍覺得不夠,又叫來太監景耀。
“景公可曾調查過楊奉的來歷?”
景耀曾經查過孟徹、孟娥的來歷,得到的訊息都很準。
“調查過,但是很快就被慈順太后叫停。”
“可有線索?”
“有一些,都不連貫,說明不了什麼。”
“繼續調查。”
景耀吃驚地看向皇帝。
“楊奉沒有問題,朕只是想知道……他的家人在哪,楊奉說過他有一個兒子。”
“是,陛下。事隔遙遠,這可能需要一點時間。”
“朕不著急,但你要認真調查。”
“是,陛下。”景耀退下,很高興接到這項任務,他也對楊奉感興趣,一直就想查個清楚,現在終於有了機會。
韓孺子仍覺得不夠,楊奉給皇帝出了一道題,韓孺子就要以皇帝的身份加以思考、解決。
楊奉死了,曾經讀過那本書的聖軍師、欒半雄也都被處決,可是還有一個人活著,他雖然沒讀過此書,但是多少能明白其中的意義。
望氣者林坤山曾經戴罪立功,前往雲夢澤幫助楊奉剿匪,或許他能解讀那個故事,從而破解楊奉留下的題目。
第四百五十五章 江湖人楊奉
對於大楚來說,楊奉之死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不要說是正史,就連事無鉅細都要記載下來的本朝實錄,對此也隻字未提。
在史官的筆下,楊奉只有留守皇宮的一小段經歷值得記載,他的名字出現在時任宰相申明志等一眾大臣後面,稱他們在皇帝被圍晉城期間曾經另立皇儲,幾句帶過,不置評價。
即便是那些認得楊奉的人,對他的死也只是發幾句感慨,不是特別在意,畢竟楊奉不年輕了,四處奔波,身體垮掉是早晚的事情。
有些人甚至對他的死感到高興。
只有皇帝一人真心哀悼這位亦師亦友卻沒有師友名分的太監。
韓孺子永遠都記得第一次見到楊奉時的場景,周圍的寒意與太監的裝扮、神情融為一體,成為楊奉的一部分,在他死後,這種寒意愈發強烈,雖值盛夏,韓孺子仍感到後背時不時發冷。
皇帝難得地請了三天假,不上朝、不批奏章、不見任何外臣,名義上是要等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事實上他卻獨自前往太祖衣冠室,送還寶劍,待了整整一天,連午膳都給取消,除了孩子出生,不允許用別的訊息打擾他。
看著一幅幅壁畫和破舊的衣物,韓孺子突然冒出一個想法:或許那個故事想說,皇帝並不能真正擁有天下,在大楚的正史裡,太祖英明神武、千古少有,但是在民間,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看法。
趙若素曾經說過,有真正的皇帝和眾人眼裡的皇帝,形象迥異。
韓孺子想得頭疼,仍然沒有定論。
他只確定一點,楊奉死後,自己更加接近“孤家寡人”,在所有人當中,只有楊奉能以平等的身份與他開誠佈公地討論“皇帝”。
韓孺子還有許多事情沒問,宰相的任免、朝廷的調整、未來的規劃、後宮的安排等等,他一直盼望著能得到楊奉的指點,或者像嚴厲的教書先生那樣,給幾句評價。
“朕乃孤家寡人,朕乃孤家寡人……”韓孺子反覆唸叨這句話,慢慢地,楊奉所帶來的寒意一點點消失,他堅強起來,還感到一絲驕傲,自己是皇帝,而且在努力做一個皇帝。
傍晚,韓孺子離開衣冠室,惠妃佟青娥那邊傳來難產的訊息。
佟青娥從下午就開始感到陣痛,十幾名產婆、女御醫忙裡忙外,數十名宮女守在外面,哪怕只是遞一下抹布,也算是與有榮焉,沾了一點喜氣。
可是嬰兒遲遲不肯出生,眾人開始感到恐慌,個個謹小慎微,連呼吸都要小心控制,生怕受到牽怒。
一個時辰之後,慈寧太后親自“督戰”,也沒讓情況好轉,佟青娥全身汗津津的,累得喊不出聲來,還要擠出微笑,安慰急迫的婆婆:“太后勿憂,我還能……受得了。”
男人不能靠近產房,太監也不能,張有才等人在寢宮外面,急得團團轉,又不敢用這種事打擾皇帝,只能默默祈禱,也不知是誰,連佛像、神像都請來了,在大門外擺了一排,焚香祈禱。
慈寧太后出門看見,沒有發怒,反而下令將神佛請進寢宮,又傳來幾名尼姑、女道士,正經地做了兩場法事。
韓孺子只聽說佟青娥生產不順,他不能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