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騎兵擋在對岸,樊撞山又砍翻幾名敵人,才在士兵的連番催促下轉身回城。
城門緩緩關閉,部分敵軍跟入城中,立刻陷入重圍,沒能奪取城門。
下方傳來訊息,“城門已閉!”
韓孺子稍鬆口氣,此次前來襲城的匈奴人沒有他想象得多,而且準備得不是很充分,中途改變計劃,也沒有明確的主攻方向,給了晉城喘息之機。
“代王,這回你不用害怕了……代王,代王?”崔騰連喊幾聲,彎腰推了幾下,驚慌地對皇帝說:“代王……死了。”
在酒池肉林中享受數十年的代王,居然在晉城城門樓上,被匈奴人嚇死了。
韓孺子也吃了一驚,讓開幾步,定睛看去,代王臉色發青,雙唇張開,停止呼吸似乎有一陣了。
“去叫太醫。”韓孺子的隨行隊伍中有好幾位太醫,雖然沒用,可還是得看一眼。
崔騰心中頗多感慨,卻說不出來,只能問道:“代王這算以身殉國嗎?”
“算吧。”韓孺子嘆道,他總不能對全城軍民宣佈代王是被嚇死的。
韓孺子離開城門樓,向城下走去,迎面遇上北軍將領,將領顧不上禮儀,急切地說:“遼東,匈奴人是從遼東來的。”
“遼東?”
“具體情況還不知道,是扶餘國攻破了關卡,匈奴人入關之後一路繞城急行,各地都沒來得及送信。”
韓孺子愣住了,原來孟娥說的話一句沒錯,可他之前已經派人傳旨,要求遼東戒備扶餘國,怎麼還會被攻破?
“有多少匈奴人?”
將領無法回答,轉身看向城下,數名士兵推來一名俘虜,是名匈奴人。
軍中有人會說匈奴語,開口詢問,那名匈奴人驕傲地立而不跪,快速地回答了幾句。
“所有匈奴人,能進關的都進來了。”通譯看向皇帝,臉色蒼白,“前鋒八千餘人,後面還有更多,大單于很快就會親自到來。”
第三百一十三章 崎嶇之路
折騰到後半夜,匈奴人攻勢放緩,他們的計劃原是假裝信使、乘虛而入,這招敗露之後,內部似乎發生了分裂,一部分人繼續攻城,另一部分人圍攻城外北軍,結果都沒有完全成功。
晉城仍在楚軍手中,城牆上的三處缺口被連夜堵上,只是人心惶惶,短時間內誰也無法填補。
北軍三千前鋒軍損失慘重,安全退回城內的人只有一千二百多,其中近半數負傷,其他人不是被敵軍包圍就是在夜裡走散,直到天快亮的時候,城外還偶爾會響起呼嘯聲,那通常意味著又有北軍士兵被追、被殺。
韓孺子心中不能毫無驚恐,更多的卻是憤怒,匈奴人居然就這麼入關了,長驅直入,事前沒有一點預兆,遼東駐軍不少,連點聲息都沒發出來。
他在城牆下召集隨行官員。
兵部的一位主事顫聲回道:“遼東郡二十三城,駐軍兩萬三千人,往西依次是燕國,駐軍三萬有餘,中山郡,駐軍三萬四千人,代國……”
“這些駐軍大都守衛關卡與塞外城鎮,關內有多少人?”韓孺子打斷,他急切需要可用的數字。
“兩郡三國,可能不到……不到七千人。”兵部主事被自己報出的數字嚇得臉色都變了,這意味著匈奴人入關之後幾乎沒有受到阻攔。
“地圖。”韓孺子說。
兵部侍郎轉身叫手下小吏,要來一張簡單的地圖,鋪在地上,眾人圍觀,皇帝獨佔一面。
形勢很不樂觀,匈奴人入關之後可以一路南下與臨淄叛軍匯合,也可以驅馬西進,包圍晉城,活捉大楚皇帝。
韓孺子命令北軍前鋒將官暫領守城之責,他只帶少數人回王府。
東海王從裡面迎出來,看了一眼皇帝,沒敢多問,悄悄跟在身後,崔騰鄙夷地小聲說:“剛睡醒?”
東海王哼了一聲,仍不開口。
韓孺子徑直來到孟娥的房間門口,對劉介說:“開門吧。”
城外敵兵重重,在這種情況下,皇帝的每一句話都更有力量,劉介張了張嘴,沒像平時那樣堅持己見,乖乖地掏鑰匙開啟房門。
韓孺子示意其他人留在外面,自己走了進去。
除了不能出門,孟娥的生活還算不錯,衣食無憂,洗漱皆有人服侍,此時她正站在窗邊,似乎在聽外面的聲音。
“匈奴人攻過來了。”韓孺子說。
“嗯,我聽到有人嚷嚷了。”
“走的不是馬邑城,而是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