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向他的司寇珉下手——誰都知道這個病弱的幼弟是司寇琮自幼便拿命護著的,幾乎等同逆鱗,他若不好了,司寇琮自然也要崩潰。況且,對一個病弱孩童下手,可比對一個高位寵妃、或是一個受寵皇子下手要容易多了。
萬皇后指使一個嬪妃買通太醫,在司寇珉日日服用的湯藥裡下了毒。不久,司寇珉再次病入膏肓。太醫們都直搖頭,說真的救不了了,只能慢慢等死。多則半年,少則三個月,司寇珉必是活不成了。
司寇琮差點拔劍斬了那位說話的太醫。此事被告到武帝那裡,武帝卻哈哈大笑,說司寇琮頗有他的風範,是個繼承大業的好苗子。
心驚的嬪妃們本欲要排除萬難殺掉司寇琮為自己的兒子鋪路,卻不料此時嫡長子司寇璋闖了禍事,將武帝一名懷孕寵妃給勾搭流產了。無奈之下,為了保住兒子的命,萬皇后不得不親手廢了他太子之位,以庶人身份趕出了皇宮。
武帝也被氣倒了,成了個暴戾的病秧子,宮中人人自危,生怕被他一個不高興便斬了腦袋。
如此一來,朝中另立太子的呼聲漸高。萬皇后在諸多皇子中挑選一番,最後決定扶植司寇琮上位——這孩子性子雖野了些,但野性尚可打磨,其才能卻是大燕此時最為需要的。
更何況武帝暴戾多年,多少政事都是為著有她吹枕邊風,才不致失控的。她雖貪戀權力,但絕不會拿整個大燕開玩笑。毫不猶豫廢掉司寇璋,不僅是為了保他的命,更是為了保大燕的命。再說,倘若大燕毀在了她兒子手裡,萬家才算是真完了。
如此決定後,為除掉司寇琮最後一絲後顧之憂,萬皇后下令太醫儘快毒。殺司寇珉。只要沒了司寇珉,司寇琮就再沒了軟肋。他這一生就只剩下“稱帝”一件事了。
豈料司寇琮比她觀察到的更有心思。他早猜到司寇珉的病不太尋常——弟弟的身子他再清楚不過了,絕無可能一夕之間惡化至此的。司寇琮猜想是宮內有看不慣他的,將他弟弟當成了報復剷除的物件。
而自從司寇璋被廢后,司寇琮就看明白了,這滿宮裡一群皇子,最有可能繼承大業的就是他自己了——二皇子司寇珙賭錢酗酒,三皇子司寇琅為保命自請出宮,五皇子司寇珉病入膏肓,六皇子司寇瑾尚在襁褓。明眼人都看得出,只有他這個四皇子是最合適的帝業人選。
司寇璋看出了周圍人對他態度的變化。他以此要挾、買通了一部分老宮人,從他們那裡得來了一張皇宮密道圖,策劃了一出好戲。
那晚,萬皇后派來的太醫給躺在病榻上的司寇珉喂下了一碗□□。半個時辰後,司寇珉便吐了血,斷了氣。屋內的人假哭成一團,卻沒人看見司寇琮的身影。他身邊小太監四喜說他傷心過渡,接受不了弟弟的死,想一個人呆一會兒。
太醫們信以為真,又怕旁人看出司寇珉被毒殺的端倪來,便提議將司寇珉趕緊裝殮了抬出去,免得將病氣過給了司寇琮。四喜假哭著答應了,司寇珉很快被抬了出去,即刻封進了棺材。
卻不料那躺在棺材裡的,根本不是司寇珉,而是一個替死鬼小太監。這小太監本就得了治不好的病,照規矩要在還剩一口氣的時候便扔到宮外亂葬崗去。司寇琮找到他,許諾給他厚葬,叫他代替了司寇珉飲下那晚□□。他是拿準了心虛的太醫們沒那個膽量去給病人驗身的,事實也的確如此。
而此時,真正的司寇珉已經被人抬上擔架,進了一條密道,被送出了宮,僥倖逃過了一命。然可惜的是,他的病到底在宮內耽擱許久,即使後日司寇琮找來江湖名醫宋醫師為他治療,也還是落下了病根。他的面上有疤,左眼不太好使,腿也壞了,再也不能站起。
好在在萬皇后眼裡,司寇珉不過一介螻蟻,聽人說死了便是死了,她沒再追究。不久後,武帝駕崩,司寇琮即位,從此成為了萬太后的傀儡。
直到他兩回執劍逼宮——第一回 不僅失敗了,還被萬太后痛斥了一番;但第二次他成功了,奪回了皇位。再之後,他將萬太后逼得出逃,最終在南疆一敗塗地。
司寇琮,終於成了一個真正的皇帝。
“陛下……陛下,外頭又打雷了……”
大雨嘩啦啦地下著,一道雷光劈過了皇城,將黑夜照得如同白晝。司寇琮被驚得微睜開眼,卻感覺到懷中溫暖,將他寒涼噩夢驅散出了神思。
司寇琮緩緩睜眼,眼前沒有暴戾的武帝,沒有冷笑的萬太后,也沒有瀕死的弟弟。只有一個美人兒摟在他肩頭,在睡夢中皺眉嚶嚀:“又打雷了……陛下抱抱臣妾吧。”
司寇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