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笑道:“倒是被國讓先生料中,本公子確有破解之策。此時寒冬將至,張yV大軍才剛從鄴城出發,途中還要經鉅鹿、中山等地。只怕未到幽州,大雪早已封路。再者,本公子早已與黑山張燕聯絡,張yV來幽州,只怕先要面對黑山軍的連番騷擾。即便能入幽州,仍要分出大部分兵力保衛糧道。如此一來,張yV能用之兵,就真能奪回幽州?”
聽到曹植提到張燕,田豫沒有半點意外。公孫瓚敗亡之前,都有聯絡張燕,現在的曹植,又豈會不聯這個跟袁紹有死仇的傢伙。張燕的黑山軍活動於幷州以及冀州的常山國、中山國一帶,恰好卡住了張yV進兵的路線。
若要黑山軍出來阻擋,或許不太可能。但是要他們侵擾糧道,打打秋風,可能性還是極大的。最起碼打劫袁軍糧道,對黑山軍自身都有好處,又能幫曹植的忙,張燕肯定樂於為之。
田豫對這一點,早就看透,也不在意,輕笑道:“那袁顯思一路又如何?”
曹植淡然道:“冀州那邊我曹家奈何不得,然青徐方面我曹家早有大軍枕戈待旦,若袁顯思遣大軍北上,青徐曹軍自會北上。若袁顯思派的人少了,本公子亦不懼他。”
田豫點頭道:“好,這也算你說得過去,但我漁陽三萬大軍,曹公子總不能忽視吧。”
聽到這話,曹植神色凝重地點頭道:“不錯,所以本公子來了!”
田豫聞言,深深地望了曹植一眼,隨即喝道:“曹子建你就當真這麼有信心,說降田某?吾此時僅看在子龍面上,才不將汝拿下,若再發狂言,休怪吾亂棍打出!”
曹植無所畏懼地點頭道:“不錯,首先是功勞,先生若相助本公子,讓本公子可守穩幽州,那麼南北夾擊之下,袁本初必敗。那麼以此功勞,我父必不會待薄先生。”
聽到這話,田豫無所謂地拂袖道:“田某一向不在乎榮華富貴。”
曹植沒有半點意外地點頭道:“此事植當然知道,先生志在報國,不然的話也不會勸子龍相投劉玄德。但是植以為,劉玄德難以救國。”頓了一下,曹植將聲音放緩道:“方今天下大亂,其因乃漢制已崩,而無適合時代這新制出現。袁家背後則是關東所有世家,袁家若勝,先生應該清楚,掌控天下的必然是世家,如此寒門為官之路被絕。天下僅為世家所把持,讓天下千萬百姓供養天下千百世家,此謂之私!滿足的是世家一己之私慾!”
說到這裡,曹植頓了一下,深吸口氣接著道:“若助我曹家,天下則不會被世家所掌,農、工、商皆受扶住,寒門亦報國有門,世家亦遵聖人遺訓,教化萬民。如此,放乃真正大治之道。”
田豫聽完並沒有如趙雲當時一般激動,並沒有受到太大的觸動,搖頭道:“言過其實。”隨即轉頭望向趙雲道:“子龍,汝就是被其此言所惑?”
趙雲見著,只是笑而不語。
田豫輕輕搖頭道:“誠然,漢制崩潰而無新制,的確乃如今大亂之因。世家主政,的確無益,故此吾才要子龍投玄德,恢復漢制!”
曹植不屑一笑道:“恢復漢制?只不知國讓先生要恢復的是高祖之制,還是武皇帝之制?”
高祖之制,就是無為而治;武皇帝之制,就是獨尊儒術。聽到曹植此問,田豫沉吟了下來,沒有回答。
曹植見到,卻是說道:“重立高祖之制,世家當如何處之?重立武皇帝之制,那寒門又如何處之?”頓了一頓,曹植接著說道:“武皇帝以前,天下無世家,然方今天下早已為世家所把持,天下格局早變。恢復漢制,並不能治亂世,唯有於漢制上推陳出新,立新制,方能平定亂世!”
聽到這話,田豫不自覺地點了點頭,隨即問道:“子建既有此想法,那應該心中早有想法吧。”
曹植輕輕點頭道:“植年歲雖小,然農、工、商等都接觸過。治平天下,當以農為本。唯有農,方能保證百姓之溫飽。然僅靠農,並不足夠,工匠制器,能讓百姓耕作更方便,制兵器則可御強敵。而商,則將利之所得,擴至最大。故植以為,不以農為本,難以立國;不重百工,難以強國;不重商業,則難以富國!士人則在其中起領導作用,以才學、品德、考試之法取士,而非以出身定官品,此方為正道。”
曹植所言這問題,可算是他這些年結合古今,想法之大成。
無論古今,中國社會都難以擺脫,士農工商這四個階層。各行各業,絕大部分都可以歸類到這四個階層之中,當然尚有些隱士,就不論了。
曹植腦袋之中裝著一千八百年的歷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