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自小就是被太太帶大的,反倒是老爺,一年也沒回來幾回,少爺對他又敬又怕。”
唐泛起身,負著手在院中走來走去去。
孝順,害羞,不愛說話。
是啊,自己從前對李麟也是這種印象的。
唐泛還記得,李漫被抓走之後,自己去跟李麟商量給阿冬贖身的事情,那少年對他戒備而又仇恨的態度,以及那一番偏激的話語。
當時他還覺得是李麟受了刺激之後心性大變,但現在看來似乎又不是這樣。
他倏地回頭,問阿冬:“你覺得,李麟跟李漫像不像?”
阿冬點點頭:“很像呢,太太常說少爺和老爺就像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她雖然出了李家,不過語言上的稱呼習慣還是改不掉。
唐泛沒有再問她,腳下卻加快了踱步的節奏。
這就對了,這就對了!
其實從一開始,他們就應該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
假設從李漫在被抓走之後,到唐泛在李家見到李麟之前的這段時間裡,李漫跟兒子李麟已經互換了身份。在李麟前去探監的時候,他很可能說服兒子,讓兒子頂替自己入獄,哄騙他自己出去想辦法將案子壓下去,以李麟懦弱害羞的性子,怎麼都不可能反對父親的意見,這期間如果塞一些銀錢給獄卒,又找個藉口讓獄卒開啟牢房門讓他們父子團聚片刻的話,想必獄卒肯定是會答應的,所以等李麟探完監出來,其實那個李麟就已經是李漫了。
既然李漫和李麟兩父子身量相同,模樣又差不多,李漫只要稍加改扮,又刻意模仿兒子的說話語氣,下人們就算心裡有懷疑,估計也不敢說什麼,唯一有資格在李漫面前提出質疑的,估計就是李家的忠心耿耿的管家老李了。
老李很可能發現了李漫父子身份對調的事情,以他忠厚的性格,肯定會勸李漫不要那麼做,李漫生怕他將事情捅出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將老李連同李麟的屍體,一起燒死,正好毀屍滅跡。
至於李麟的死因,還有些存疑,但現在想來,估計自殺的成分居多。
有孝道在頭頂上壓著,懦弱的他對父親提出互換身份的要求,肯定不得不遵從,但是因為嫡母的死,以及父親的冷血無情,李麟內心肯定又充滿了痛苦掙扎——這些事情完全是跟他以前讀過的聖賢書相違背的。
這種矛盾的心情使得這個十幾歲的少年無比糾結,最後選擇了以自殺來逃避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