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后蹙眉道:“怎的遇喬宮裡的人都病了?請的是哪位太醫?”
皇后道:“兒臣請劉院正劉太醫與銀院判一道去了。”
太后點頭道:“有劉銀二位太醫診治,本宮也放心了。佳期,你去支會醫館,二位太醫請完脈派個醫官到濟慈宮來回話。”又向皇帝道,“瑜卿病了,皇帝也當常去看看,別冷落了她,病中添氣。”
皇帝道:“朕竟不知道她病了。”說著略帶薄責,“皇后怎麼不告訴朕?”
皇后大窘,卻也不甘示弱:“臣妾一早就稟告陛下了。”
周貴妃笑道:“皇后娘娘確是稟過此事,臣妾親耳聽見的。陛下自己沒聽見,這會兒又來問皇后,臣妾都替娘娘委屈。”
皇帝愕然:“什麼時候說的?怎麼朕不記得了?”
周貴妃笑道:“就是陛下剛剛下殿之時,想來是走神了。”
皇帝想了想道:“是了。那會兒朕正在想北方邊患之事,恍惚記得皇后是說了句什麼,卻一直沒再細問。朕剛才多問了一句,皇后別往心裡去。”
皇后身著淡紫色緙絲雲鳳長衫,南窗下的一縷陽光落在她身上,金絲鳳紋熠熠有光。皇后溫柔一笑:“夫婦之間,沒有這樣生分的話。”說罷看一眼周貴妃,周貴妃卻只望著窗外孩子們追鬧的身影。
太后看著嘉秬道:“這姑娘生得單弱,小小年紀就離開了父母,可憐得很。雖說是女官,但到底都是孩子,皇后要多多照看才是。”
皇后笑道:“母后所言甚是。兒臣將她們看作自己的女兒一般,也教導皇子公主們務必要尊重各自的侍讀。還請母后放心。”
太后讚許地點點頭,看了一眼史易珠和錦素,向周貴妃道:“這兩位便是你宮裡的史女巡和於女巡吧。”
史易珠與錦素忙站起身來,雙手持笏,恭敬不語。周貴妃道:“回母后,正是。”說著分別一指,“這位是女巡史氏,名叫易珠,這位是女巡於氏,名叫錦素。”史易珠與錦素忙向太后行禮。
太后笑道:“那位書法極佳、得你保薦的女巡,想必是……”說著用手一指錦素,“這位於女巡吧。”
周貴妃笑著拉過錦素,推到太后面前。太后端坐起身,將錦素細細打量一遍,又拉著她的手看了看,笑道:“是個讀書寫字的孩子,怨不得你喜歡。”
周貴妃又拉過史易珠道:“這位史女巡不但學問好,聽說在家時就已掌管闔府上下的用度了。”
史易珠款款走到太后面前,盈盈拜下:“臣女史易珠拜見太后,太后萬福金安。”說著仰起桃花一般的好顏色,微微一笑。
太后嘖嘖嘆道:“這是個美人。”
熙平長公主忙湊趣道:“史大人不但美,經濟上也是很通的。母后若喜歡,就不要放出宮去,只讓她掌管闔宮的銀錢,也好帶攜我們添些官用,豈不好?”
太后向長公主笑道:“你田莊私邑的供給還不夠麼?還要打這幾兩官俸的主意!”
熙平長公主笑道:“母后有所不知,兒臣府里人口滋長得快,別說兒臣與駙馬每月三百兩的俸銀,便是三千兩,也能花得乾乾淨淨。”
太后笑道:“幾位姑娘離了爹孃,入宮服侍皇子公主,你不說拿出你素日的好東西賞她們,倒勞動她們為你賺銀子。你們說說,可像話麼?”
皇帝開啟檀香骨水墨摺扇,向懷中輕動:“母后說得對,皇姐府中可是有不少寶貝,就拿些出來賞這四位女巡好了。”
熙平長公主笑道:“陛下敕旨,臣妾不敢不遵。”說著看我一眼,“只是這朱女巡是從臣妾府裡出去的,可以不用賞了吧。”一語未了,眾人都笑了起來。
太后招手令我上前,端詳片刻,又拉起我的手。因我自小讀書,從未做過重活,所以雙手柔軟,肌膚光潔。指尖貼住太后的掌心,反倒覺堅硬而粗糲,想是她常年握劍的厚繭。太后笑道:“模樣好,學問也好,竟不輸大家閨秀。”又向熙平笑道,“果然熙平最小氣。自己花心思教出來的孩子,竟還捨不得賞賜。幾個孩子又能要你多少東西?”說罷放了我的手,我便與史易珠、錦素一道退在一旁。
皇后笑道:“母后又歪派人了。這幾年的千秋節,熙平皇姐孝敬的東西還少麼?只說去年皇姐獻給母后的幾柄古劍,虧她不知從哪裡尋來的。東西貴賤尚在其次,這一份心是極難得的。”
太后向皇帝笑道:“皇后說的是。熙平不但孝敬本宮,在大節上也很慷慨。去年不少地方都報了水旱,皇帝為賑災好幾宿沒有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