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部分(4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6節大額訂單

第116節大額訂單

沈葆楨這一次從安慶北上,按照軍機處廷寄所載,帶上了二十幾員來自安慶造船廠的匠役之士,都是中國人。這些人入行時間雖然很短,但勝在肯於用心學習——這一方面是為了報答朝廷的恩典,另外一方面,則是為了每月不菲的薪酬之數,除了那胸無大志,只想在造船廠混一頓溫飽之輩以外,每月俸饗差上三倍有餘的數字,也使得更多的人求學若渴,為改變自己的生活而在不懈努力著。

中國人的這種求學精神,在由沈葆楨特別上書,請求總署衙門協助,從英國本土請來的技師看來,也覺得大為感動,特別是在船體設計及製造方面,更是傾囊相授,兩年多下來,中國人在船體設計方面雖然尚稱稚嫩,但設計出來的船體,已經讓英國老師為中國人的靈動聰慧而咂舌不已了。

其中有兩個人,特別出色,一個叫徐壽,一個叫華蘅芳,都是無錫人。徐壽字雪村,生於嘉慶二十三年,幼年應過童子試,道光中頁,國事丕然一變之後,感於舉業不切實用,開始鑽研格物之學;華蘅芳字若汀,比徐壽小15歲,從小對數學極感興趣,認識之後,結為摯友。道光三十年,二人同拜在海內著名的數學家李善蘭的門下學習,舉凡數學、律例、重學、化學、礦石、汽機、醫學、光學方面的書籍,都有所涉獵,潛心研所,並親手製造裝置,予以驗證。

咸豐九年的時候,曾國藩履任兩江,便在此時,這兩個人聯手製造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臺蒸汽機汽鍋由鋅類合金製造,直徑1。7英寸,引擎轉速每分鐘240轉,雖然算不上什麼很能實用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