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奴才,使皇上西行一事遲誤甚或打消,天下臣民會怎麼看?他們都會以為,內務府差役,身為奴才,卻做盡不法之事,害得皇上聖心動怒,連同早已經下旨訂下的……”
他的話沒有說完,連同皇帝在內的幾個人便清晰了起來,“是啊,皇上,臣也以為,肅大人的話,實在是抽絲剝繭的高明之見。內務府一眾刁奴所行不法,不可宣揚太廣、太久啊。”
皇帝有點好笑的轉過身來,看著肅順,“肅順,這一年來,你是真的有所長進了,還是受了什麼人的教誨,才能說出這番話來?”
“若說教誨,奴才整日陪在皇上身邊,能夠從皇上身上學到的皮毛,便已經讓奴才一生受用不盡。”肅順微皺著眉頭說道,“只恨奴才秉性愚鈍,未能學得聖學之萬一。”
“你也不必如此自抑。不過內務府這件事嘛,也不能就這樣放過去。”皇帝本來有心想西行回來之後,再認真處置,轉念想想,這一去一回,就要到年底了,有這麼長的時間,不知道下面的那些奴才們,又會溝通門路,隱匿家財,做出多少下作事來,“老六不是以宗人府宗正留京辦差的嗎?就讓他會同內務府、九門提督衙門、刑部,於朕西幸之期,認真辦理內務府僚屬所有貪墨一事。肅順?”
“奴才在。”
“等一會兒你下去之後,把往來所有卷宗,併案中人的牘等物,一概轉交奕。要是給朕知道你暗中保全,將其中卷宗做留存之用,你仔細著!”
“喳,請皇上放心,奴才天膽也不敢行此不義之事。”
“朕量你也不敢。”皇帝幾步回到御案的後面坐好,又再說道,“這一次的事情,朕回頭會親自召見恭親王,讓他秉公辦理,該殺的殺,該貶的貶——對這等貪墨的官員,朕絲毫也不會手軟,不要說內務府還有那麼幾個好官,就是一個也沒有,全數革除了,難道天下就沒有人可用了嗎?”
“是,自從上年桂良、靈桂、黃宗漢三人為貪墨情事伏法以後,朝堂內外,皆言皇上法度森明而處置得當,令人折服。而那些貪墨的官員,更是絲毫不敢逾分雷池半步。一年以下,朝野吏治清名,重新整理圖強之風蔚然已成,這都是我朝重現盛世之兆啊!”
皇帝給文祥的一番說得大感飄飄然,總算他神智未昏,倒還不至於給臣下的一番話哄騙住,“你這個文博川啊,少拿好聽的來哄朕。要都是你說的那樣的話,內務府這一次的事情,又怎麼說?”
雖然是駁斥文祥的話,但看他嘴角帶笑,眾人知道,皇帝並沒有深究的意思,識趣的不再多說,“皇上,軍機處接山西巡撫、藩臬二司並學政翁大人的奏摺,摺子中陳說,山西百姓,聽聞皇上西幸,幸與容焉,都盼著皇上能夠早一天到晉省去,也好讓小民百姓為皇上一致鄉梓崇敬之意;二來……也好沾染一番皇上的喜氣。故而,以上諸員請旨,到北京來,扈從皇上,從此地啟程。”
“這份孝心,朕心領了。來回奔波,沒有那個必要,而且,用不到幾日,等朕到了太原,還怕沒有見朕的機會嗎?”
“是。”
皇帝忽然又問道,“翁同龢在山西幾年了?”
“回皇上話,翁大人是咸豐八年衡文陝西之後,接聖命,留任山西學政一職,距今已經有三年之久了。”
“該到了卸職的年份了,他的繼任之人,軍機處下去議一議,趕在朕出京之前,就定下來吧。”
順答應一聲,又碰頭陳奏,“奴才請皇上的旨意,皇后和後宮中各位主子,可要隨行?”
皇帝猶豫了一下,按照他本心所想,是不要帶太多的嬪妃前去的,一則沒有必要,二來不很方便,最後,這一次西北一行,風沙滿臉,去的時候還好,回來的時候,怕已經快到年下了,天寒地凍的,擔心眾人受不了。只不過,常年困在這深宮大院中,連同皇后,也曾經和自己說過,想伴駕西幸的打算,若是駁回了,於情理上說不過去,“再等幾天吧,朕再問問皇后她們。哦,瑾貴妃就不必隨駕了。”
眾人知道,這一次皇帝出巡,照例還是由大阿哥留京,惇郡王、鄭親王等王室重臣留守監國,瑾貴妃為大阿哥的母妃,自然不宜同行。當下碰頭答應,看皇帝沒有更多的話說,各自跪安而出。
回到軍機處朝房,肅順摘下大帽子,接過蘇拉遞過來的手巾把,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他身寬體胖,最是怕熱,每到這個時候,最是痛苦難當,“啊,好舒服,好舒服!”
閻敬銘和他有過同僚之誼,彼此雖無深交,但比起軍機處中其他幾人,仍舊顯得熱乎一些,笑著拿他打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