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部分(3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朱洪章的眉máo深深地蹙在一起,伸手接過親兵遞過來的單筒望遠鏡,向江面上漸次駛過來的戰船打量,和大清的戰船比較起來,俄羅斯人的戰船高大宏偉,上面的俄羅斯旗幟在黃昏的落日中搖曳飛舞,更加顯得不可一世似的,艦橋上的俄羅斯人說說笑笑,渾不將江邊的中國兵士放在眼裡,“胡大máo?”

“卑職在”

“你去看看,24磅的火炮搬上來了嗎?”

“大人?”

“這是我大清的地方,不能容俄羅斯人這般的耀武揚威非得打掉他們的威風不可”

“大人?兩國尚未開戰,這樣突然啟釁,將來……”

“不必多說,一切都由本官一身承擔”綠營新軍,最重軍紀,長官的命令絕對不容質疑,胡大máo雖心中深不以為然,仍自叉手行禮,轉身下去準備了。

綠營新軍此番到東北參戰,和當年在山東參戰一樣,都是以營為單位,但比之當年的建制,要略微大一些,一營滿員是在430人左右,朱洪章所統帶的山東綠營,是登、聊、濟、青四府chōu調之兵,分別是6個炮兵營;9個步兵營;2個工兵營;還有1個裝備營;一個火榴彈營;共十九營。

再加上中軍親衛營,總人數超過8,500人而軍中武備,較諸咸豐七年,更有jīng進,單說火槍一物,當年寶洌Ъ父齔鍪姑攔��兔攔�目露�厙剮倒�敬鋶尚�椋�灰願黴�疚�洩�邪煳淦髯氨福��痺諡洩�陌睬斐閃⑶古誥鄭�擅攔�矯嫣峁┘際鹺橢傅跡�洩�峁┤嗽薄⒆式穡�餐�蟹⑽淦鰲�

皇帝雖然完全不懂武器設計研製的原理,但所見得多了,在安慶知府沈葆楨、兩江總督曾國藩的奏摺中,也多有提及,甚至還親自畫了一副草圖,廷寄到省——這未必能夠解決實際問題,但卻也是可以提供一條很特殊的研究途徑。

到咸豐十年,以普魯士人馮?德雷澤研究而出的‘針槍’為原理,糅合了一點後世技術的後膛快槍,終於研製出來了。這種槍採用後膛裝填技術,子彈採用底火,雖然和現代意義上的步槍子彈還有一點區別,但shè速和shè程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皇帝看到樣槍之後,仍自覺得不滿意,在他看來,新槍的缺點有二,第一是步槍沉重,裝上子彈之後的總重量斤,比之咸豐七年的老式火槍,重了三分之二的分量。

第二是仍自不能實現連發,每開一槍,都要拉動槍栓,退出彈殼,重新裝填。在讓御前shì衛進行試shè的時候,心中暗暗計算,以御前shì衛從未使用過新式快槍的情況下,一分鐘的shè速,最快能夠達到6發。

除了新式快槍之外,火炮的發展並無什麼新意,只不過,在裝備數量上,已經大大優於當年,清軍標準配置的炮兵營,有18磅火炮40mén;24磅火炮50mén;均裝備有俗稱開huā彈的榴彈炮。再有就是最新近研究出來的火榴彈——也就是手榴彈——不過只是雛形。

火榴彈這種東西cào作起來的危險xìng極大,這時候的手榴彈還沒有後世常見的雷管打火裝置,一條手柄的下面,垂出一條火繩,要在火源上引燃,拋shè出去,方才起效——火繩的燃燒速度相當快,稍微手慢一點,就有可能把自己炸得粉身碎骨故而,只有將使用火榴彈經驗純熟的兵士組成一營,專mén負責使用。可稱是不方便到了極致。

朱洪章的命令下達,兵士們飛快的架好炮架,裝填炮彈,合上炮閂,十夫長起身拱手,“大人?打不打?”

“打一炮不過不要對準敵艦,跨shè”

夫長將命令重複一遍,手腳熟練的炮兵快速調整shè擊諸元,拉動炮閂,十二mén火炮發出隆隆巨響,24磅重的榴彈炮劃過一道青煙,落在河對岸,炸起大片的泥土和煙霧

俄羅斯兵士沒有想到中國人如此迫不及待的要掀起第一輪的戰鬥,口中呼喝連連,如沒頭的蒼蠅一般慌luàn起來。一連串根本聽不懂的語言過後,艦橋上的俄羅斯人一掃而空,很快的,兵船停在河中心,船舷一側的火炮艙口開啟,lù出黑乎乎的炮口。

“大人?怎麼辦?”

朱洪章用望遠鏡凝視著敵艦,沉yín了片刻,“瞄準敵艦,若是敢動一動,就將他送到河裡去喂王八”

河中、岸上的氣氛一片緊張,彼此雙方的面容幾乎清晰可辨,卻再也沒有哪一方敢於先行動手,河面上的風呼呼吹過,卻連一句咳嗽的聲音都聽不見。過了片刻,俄國兵艦的火炮徐徐後撤,艙口重新關閉,大船發出一聲震耳yù聾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