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1 / 4)

小說:清山變 作者:津鴻一瞥

肅順嘆息一聲,隔著竹簾說道,“夫人這話,著實是有些道理,只不過,夫人有所不知,皇上秉性仁厚,踐祚以來,最以民生大計為聖心第一掛念事體,自然的,也是最恨有那無良之輩,投機取巧,矇蔽天下。不論是朝中大員,抑或是升斗小民,一經發覺,從無半分情面可講。”

曹楊氏心中一陣一陣火起,皇帝如何知道自己這樣一個山西省內普通的寡婦的存在?還不是肅順進言?想借著自己的姿色,再蒙皇上恩寵,為其仕途鋪路?明明心中不恥其為人,還不能得罪他,“那,大人以為,可有規避之道?”

不等肅順介面,她又再說道,“不瞞大人,民婦府中,三世積存,總還有一些……”

“夫人這話莫不是說笑嗎?”肅順搖頭輕笑著說道,“若論及富貴,可還有過於天家的?天子富有四海,予取予奪,何物不得?倒要夫人來奉獻?”

曹楊氏一呆,不知道肅順是真傻還是裝糊塗,“那,就沒有旁的解決辦法了嗎?”

肅順乾咳了幾聲,左右看看,曹楊氏會意,他大約還有什麼話要對自己說,擺擺手,“老曹,小弟,你們先下去吧。”

曹慶福應聲而起,拉了楊真一下,將不情不願的年輕人拉了出去,“大人,可是有什麼話要對未亡人說的嗎?”

“不瞞夫人,皇上早聽聞山西省內有傾國佳人,聖心掛念,亦非一日。這一次不過是藉此事的由頭,宣夫人入宮一見……”

曹楊氏心中冷笑著,入宮‘一見’?一見之下又當如何?自己還能出得來嗎?當年在家中也算是幼承庭訓,秉持好女不二嫁的古訓,丈夫亡故之後,再無旁的心思,只盼著能夠將公公、丈夫留下的家業打理好,日後從本家中過繼一名子嗣,承繼香菸,也好不負夫妻一場的情分。

她心中胡亂想著,繼續聽肅順往下說,“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無論男女老少,都是皇上的子民,降旨宣召,有何不可?說來是一種罕見的榮遇,豈僅曹府上,”

肅順指一指外面,又指一指自己,“你、我,不管是貴府上的親戚或者朋友,能有一點淵源的,皆當引以為榮。至於召見以後,皇上有恩典下來,曹家府上固然聲勢更加不同,就你我又何嘗不能沾一點光。所謂‘一人得道,雞犬成仙’,正此之謂。”

這番話固然有理,卻騙不過曹楊氏,她緊接著又追問了一句,“如果我不願去見皇上呢?會有什麼禍事?”

“這就很難說了。皇帝開一句金口,就是聖旨,不聽皇帝的話,就是抗旨!這個罪名,可大可小,大不一樣。”

“‘可大可小,大不一樣?’”曹楊氏這時才皺皺眉,有些傷腦筋的模樣。

肅順看不見她的容貌,但聽她語氣略見含糊,也能夠猜得出來,她的打算是,倘或罪小,便挺一挺,現在聽說可大可小,變得無所適從,所以有此一說。

果然,停頓了片刻,只聽曹楊氏又問道:“一樣的罪,怎麼可大可小?”

“只為因人因事而不同。”肅順早就料到必有此一問,已預先想好了說法,“有時候不能認真,即或有罪也就小了。舉個例說,有一個可愛的女孩兒,皇上見了心中喜歡,或許會說:‘來!給我香一個。’女孩兒回他一句:‘我不要!’扭頭就跑。皇上無非哈哈一笑,還能跟孩子認真嗎?”

這個譬喻,淺顯明白,非常適當。不過只解釋了一半,如此是“可小”,那如何又是“可大呢?”

轉到這個念頭,自然而然就會發現,肅順其實將另一半也解釋了。童言無忌,孩子的話,認不得真,而皇帝如果想香一個女孩兒的小臉蛋,無非好玩,香不到亦不會認真。但如果是大人就不同了,皇上如果想跟自己親個嘴,起此一念,便是件很認真的事,倘如所欲不遂,心裡是何想法?不是惱羞成怒,便是怪她不識抬舉。那一來,欲加之罪,還小得了?

想到這裡,曹楊氏羞得臉蛋兒通紅,心中更是大恨,肅順居然旁的不舉,單單舉這樣一個例子?

肅順在簾子外面,看不見她的表情,繼續說道,“此事關乎府上禍福榮辱,請慎重考慮。語云:‘小不忍則亂大謀’,朝壞的地方去想,不測之禍,恐怕還要蔓延到三親六眷。”略停一下,他又表明立場,“在下不過承命宣旨,並無藉此求榮之意。曹太太意下如何,請說一句,方便我回去交差。”

“這,事緩則圓,大人能否容民婦幾日?”

“自然無妨。”肅順想了想,左右這十幾家商鋪的店面充公之類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緩上幾日,亦自無妨。他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